中国范本范文网

初一数学教学计划(第二学期)

文字大小:【大号 中号 小号
精彩载入中...请稍候

             2010-2011七年级数学(下)备课组教学计划

                                          刘兰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一年级有学生270人,根据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看,优生少,差生多,本校同年级平行班相比,平均分差距有些大,与区里其余两校相比,居于其中。因此在本学期工作目标是缩小平行班的差距,抓中间,促两头,壮大优生队伍,减少差生人数。

二、具体措施:

1、    加强集体备课,基本统一教学内容、教学进度,遇到有困惑的问题,及时提出,共同解决,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备课,力争每节课都能收到实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3
  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本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事物让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4
  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刚入学的学生个体差异相对较大,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都有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和进度做适当的调整,由浅入深,既关注个体又不影响全体。
5
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本册教材中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教师应注意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6
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教科书只是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进行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做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7
在评价中要转变观念,注意了解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恰当的评价;注意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具有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于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克服困难的精神,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要特别注意对评价结果的定性描述,要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为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

三、教材分析:

本册课本包括以下内容: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幂的运算、从面积到乘法公式、二元一次方程组、图形的全等、数据在我们周围、感受概率。

[课标要求]
1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和平行线的性质。

2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
3
.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利用平移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平移在现实生适中的应用。
4
.体会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5
.了解三角形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6
.探索并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

此外,要注意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
7.
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地运用这些这些性质进行运算,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数。

8.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9.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10.会用代入消元和加减消元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1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题,能检验所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12.探索全等图形的基本性质,进一步丰富对图形的认识和感受。

13.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4.了解角平分线及其性质,会用直尺和圆规作角的平分线。

15.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注重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过程,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16.在探索并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与他人合作交流等活动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进一步学习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

17.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18.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9.通过实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20.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段和预测,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

四、教学进度安排表

217——18

七(下)7.1

2

1

21——25

7.2——7.4

5

2

28——34

7.5——7.6

5

3

7——11

7.7       8.1

5

4

14——18

8.2——8.3

5

5

21——25

8.4——8.59.1——9.2

5

6

28——41

9.3——9.5

5

7

4——8

9.6——9.8

4清明节

8

11——15

期中复习

5

9

18——22

期中复习、考试

2期中考试

10

25——29

10.1——10.3

5

11

52——6

10.4——10.6

5

12

9——13

11.1——11.3

5

13

16——20

11.3——11.5

5

14

23——27

12.1——12.2

5

15

30——63

12.3——12.5

5

16

6——10

13.1——13.4

4端午节

17

13——17

期末复习

5

18

20——24

期末复习、模考

5

19

25——30

期末考试、总结

期末考试

20

 

 

 




精彩载入中...请稍候
精彩载入中...请稍候
精彩载入中...请稍候
特别专题
合同范本
协议书范本
教学计划
党团范文
常用公文
中国范本网www.fanbencn.com)版权所有 中国范本网 打造中国最专业的范本提供平台
特别说明:本站系非赢利性个人网站,本站所有范本均来自网络收集,如本站范本侵犯你的版权,请及时联系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侵权文章。
联系方式:QQ:82045022 Email:keringing@qq.com 备案编号:渝ICP备08100657号-2
本站系纯绿色免费范本范文站点 无病毒 无插件 你可以完全放心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