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洪石
一、基本情况:
本期是我省也是我校第二届使用新课程教材,因为培训时间仓促,准备不是特别充分,新教材教学要边教过摸索进行.
二、本期教学内容:
数学必修4,数学必修5,数学必修3部分,争取在本学期基本上完必修部分,期望进入高二就开始文理分科,数学开始上选修部分。争取高二年级提早上完所有选修部分,若有暑假补课,则争取在高二结束时提前进入高三复习阶段。
三、课时大体安排:
1、可用课时:本期每周开设7节数学课,预计全期实际上课节18*7=126时,每周7节课中5节用于达到教参进度(即每本必修教参课时36课时),其中2节用于作业讲评或进度调整机动课时.大体估计
第 1~ 8周:必修四:(5天*8周=40天=36节+4天月考机动)
第 9~17周:必修五 (同上)
第18~19周:必修三部份(可上13课时的新课)
2、教学内容需要课时预算及进度安排
必修四(教参课时36)
内容 |
教参
课时
|
累计
|
周次
|
考试讲评
|
1天
|
|
|
1.1任意角与弧度制
|
2
|
2
|
|
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
3
|
5
|
1周
|
1.3诱导公式
|
2
|
7
|
2
|
1.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
4
|
11
|
3
|
1.5函数y=Asin(wx+)图象与性质
|
2
|
13
|
3
|
1.6三角函数的模型与应用
|
2
|
15
|
3
|
小结
|
1
|
16
|
4
|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
2
|
18
|
4
|
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
2
|
20
|
4
|
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
2
|
22
|
5
|
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
2
|
24
|
5
|
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
2
|
26
|
6
|
小结
|
2
|
28
|
6
|
3.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
3
|
31
|
7
|
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
4
|
35
|
7
|
小结
|
1
|
36
|
8
|
1.1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
3
|
3
|
9
|
期中考试
|
|
|
10
|
1.2应用举例
|
4
|
7
|
11
|
1.3实习作业
|
1
|
8
|
11
|
2.1数列的概念与表示法
|
2
|
10
|
11
|
2.2等差数列
|
2
|
12
|
12
|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
2
|
14
|
12
|
2.4等比数列
|
2
|
16
|
13
|
2.5等比数列前N和
|
2
|
18
|
13
|
小结
|
2
|
20
|
14
|
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
|
|
|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解法
|
|
|
|
3.3二元一次不等式与线性规划
|
|
|
|
小结
|
共16
|
36
|
17周
|
必修三:第一章
|
|
|
18周
|
必修三:第一章
|
|
|
19周
|
期末考试
|
|
|
20周
|
四、工作措施与要求:
1、落实学校“德育为首,教学为主,教研领路”工作要求,树立忧患意思,质量意识。
2、新教材教学要突出基础性、提倡科学性、注重选择性,切实改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注重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
3、诚实工作,规范教学环节。坚决执行上级工作要求,倡导执行文化,提高执行能力,完成任务不拖拉。
4、认真自学新教材,要求必修三教材中的题目在前12个周内做完,(每周做3节课时)统一发放必修三习案,,要求上交检查,每4周检查一次。
5、努力原创或收集有关新教材的习题,充分钻研教材。
2009-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