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东方市八所中学 文成飞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担任高一(2)、(3)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个班学生共有124人,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基础差,成绩也不理想。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根据学校的工作要求,结合这两个班的实际,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二、本期教学内容:
数学必修1、数学必修2,争取在本学年基本上完必修部分,期望进入高二就开始文理分科,数学开始上选修部分。争取高二年级提早上完所有选修部分,若有暑假补课,则争取在高二结束时提前进入高三复习阶段。
三、课时大体安排:
1、可用课时:本期每周开设5节数学课,预计全期实际上课节18*5=90时,每周5节课中,4节用于达到教参进度(即每本必修教参课时36课时),其中1节用于作业讲评或进度调整机动课时.大体估计
第 1~ 9周:必修一:(5天*9周=45天=45节+4天月考机动)
第 10~18周:必修二 (同上) 第20周:复习,期考
2、教学内容需要课时预算及进度安排:
内容
|
课时
|
累计
|
周 次
|
新课程标准学习
|
1天
|
|
|
1.1集合
|
4
|
4
|
1
|
1.2 函数及其表示
|
5
|
9
|
2
|
1.3函数的基本性质
|
5
|
14
|
3
|
小结
|
1
|
15
|
3
|
2.1指数函数
|
4
|
19
|
4
|
2.2对数函数
|
5
|
24
|
5
|
2.3幂函数
|
2
|
26
|
5
|
小结
|
1
|
27
|
6
|
3.1函数与方程
|
2
|
29
|
6
|
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
5
|
34
|
7
|
小结、测试
|
2
|
36
|
7
|
复习、中段考
|
4
|
40
|
8
|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
2
|
2
|
8
|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
2
|
4
|
9
|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
2
|
6
|
9
|
小结
|
1
|
7
|
10
|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
3
|
10
|
10
|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
4
|
14
|
11
|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
3
|
17
|
11
|
小结
|
1
|
18
|
12
|
3.1直线的倾斜角与此同时斜率
|
2
|
20
|
12
|
3.2直线的方程
|
3
|
23
|
13
|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
4
|
27
|
14
|
小结
|
1
|
28
|
14
|
4.1 圆的方程
|
2
|
30
|
15
|
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
3
|
33
|
16
|
4.3空间直角坐标系
|
2
|
36
|
17
|
小结
|
1
|
37
|
18
|
复习、期末考试
|
|
|
18
|
期末工作、总结
|
四、工作措施与要求:
1、落实学校“德育为首,教学为主,教研领路”工作要求,树立忧患意思,质量意识。
2、新教材教学要突出基础性、提倡科学性、注重探究性,切实改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注重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
3、诚实工作,规范教学环节。坚决执行上级工作要求,倡导执行文化,提高教学能力,按时完成任务。
4、努力原创或收集有关新教材的习题,充分钻研教材。
2009-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