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课程管理部三年发展计划为依据,以上海市《关于中小学教学工作若干意见》精神为指导,以学校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行动指南,以课程改革为导向,以师生双主体为发展目标,加强练习、作业设计的研究,贯彻“二期”课改全新理念,认真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工作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2、改善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做好常规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4、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扎扎实实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5、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在教研组常规建设的基础上,推进语文学科一年级组建设。
- 具体工作:
项目
内容
|
项目
目标
|
具体措施
|
安排及
完成时间
|
附件材料
|
理论学习
|
加强教育纲领性文章学习
|
认真学习《上海市教委关于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上海市课程调整方案》,并将文件精神真正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阅读《小学语文教师》,重点落实如何进行识字教学,积累教学经验,在备课组中交流、学习。
结合课程开发,每位教师阅读一本教育文集,并联系教学实际在校园网上发表论坛。
增加组内和外出听课次数,并把一些好的经验及时在组内进行交流和共享。
|
2010.9—2010.12
|
每位教师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谈感想,并渗透于平时的教育教学行为中
|
规范流程
|
教学常规规范有序
|
- 个性备课管理:
结合教师个人改进计划,并在个性化备课中有所落实 。期初制定的总目标要细化到单元备课目标中,措施要细化到具体的每一课中,让个人课改计划与课堂教学同步,强调实效性。
开展组内个性备课展,挖掘在备课上体现自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案例,用这部分教师引领其他教师共同提高个性备课的质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开放性作业管理:
通过开放性作业把读书活动与作业有机结合,开放性作业应因人而异,作业形式多样化,作业内容体现层次性和个性化, 并结合文化墙做好开放作业的展示交流,收集整理工作。
3、学困生帮教管理:
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关注后20%的学困生,对他们由浅入深、系统地进行补习,不让一位学生掉队,做到共同发展、进步 。
4、循环课管理:
备课组推行“五同”:同备一节课、同说一节课、同上一节课、同听一节课、同议一节课 ,丰富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活跃学生思维,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的效果。
每学期完成2篇有一定质量的教学案例,案例内容应真实反映平时教学中的一些环节及课后反思,并通过教研组网站展示交流。
5、教师队伍建设管理:
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自愿结队促进被带教的教师在教学中思索,在研讨中转变教育观念,在辩论碰撞中成长提高。
增加组内和外出听课次数,星级骨干教师不少于20节,教师不少于10节。
|
2010.9—2010.12
2010.9—2010.1
2010.9—2011.1
2010.9—2011.1
2010.9—2011.1
|
教研组文化墙予以展示
每月检查一次追踪记录
每月评选优秀案例
|
|
|
|
|
|
课题研究
|
确立课程意识
|
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课题的研究:
|
2010.9—2011.1
|
|
其它活动
|
世博,行动,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
结合推普周,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发起一次“啄木鸟、找错字、找陋习”社区活动,填写相关记录表并上传一张学生活动照片。
|
2010.9.14
~
2011.9.18
|
|
语一年级备课组
201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