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讲话稿 > 工作报告 > 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工作报告正文
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更新时间:2021-03-01 15:43:32

工作报告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工作报告》,希望能对您的工作、学习、生活有帮助,欢迎阅读参考!

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工作报告第1篇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任务是总结近年来全市民政工作,表彰在民政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对2006年工作进行部署,下面,我主要讲两个问题。

一、近年来民政工作回顾

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省民政厅的指导下,我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的工作部署,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落实为民解困的各项措施,使民政事业整体推进,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调研,稳妥推进,各项改革深入开展。

1、殡葬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一是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殡仪服务,在服务、监督、价格等方面推行便民利民的改革。近几年来,殡葬服务质量、服务价格等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民政系统开展行风建设期间,更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为此,市、区局和市殡管处下大力气先后对300多个殡葬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了规范和调整,市和**区推出了低、中、高不同档次的全套殡仪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丧属的需要。对烈士、去世的离休人员、见义勇为牺牲者、低保对象、五保对象等特殊群体的丧事给予优惠,同时通过设立对外服务窗口,严格管理,公开办事和操作程序,制度上墙,对社会公开投诉和举报电话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服务水平和质量,社会反响较好。二是积极稳妥推进殡葬管理体制改革。针对殡葬管理体制存在人浮于事、运作成本高等问题,由市政府牵头成立了由主管市领导任组长,民政、人事、财政、劳动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市殡葬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在大量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经过十多次的讨论和修改,制订了《**市殡葬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并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原则同意了此方案,为下步实施打下了基础。

2、救助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明显。一是废止收容遣送制度后全面启动了社会救助管理工作。及时将原市收容遣送中转站更名为市救助管理站,严格执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按照“依法行政、文明管理”的要求实行人性化救助管理,工作进展顺利。自2003年8月1日国务院381号令颁布以来,全市共接待求助人员3533人,经过询问和甄别,实际受助34人。二是创造性改革救助站工作职能,在确保救助管理工作正常运转的同时,承担了灾害救助、庇护职能,加挂少年儿童保护中心牌子,在近几年应对自然灾害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肯定。三是积极做好推公工作。2005年6月,根据市推公领导小组《关于同意市救助管理站依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批复》,市救助管理站被批准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市人事部门批准了市救助管理站机构设置及国家公务员职位设置方案,并严格按程序要求做好相关的过渡工作。

3、烈士陵园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完成。根据*机编[2003]89号文要求,将烈士陵园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管理层为财政核拨的事业单位,作业层改制为国有独资企业,实行以费养事的管理制度,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2005年8月改制方案得到市事改企办公室的批准,并对事改企人员成立国有独资公司进行了登记注册,目前,改制后的烈士陵园各项工作运转正常。

4、福利彩票绩效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为充分调动彩票发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与我市福利彩票事业相符合的工资分配制度,从2005年下半年起,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会同局办公室开展了大量考查论证和调研工作,制订了改革方案,目前正在征求财政等部门的意见。

(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民政重点工作有新突破。

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有新举措。一是实施《**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在2003年7月市政府重新修订《**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的基础上,于2005年在我省率先出台了《**市城乡居(村)民低保家庭收入核算办法》,进一步规范了低保管理工作。同时,为促进有劳动能力且在劳动就业年龄内而未实现就业的低保对象再就业,转变“等靠要”的消极观念,我局会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低保管理工作的通知》。二是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及时足额得到落实和发放,实现应保尽保。“十五”期间全市共有 74.36 万人次得到了低保救济并按时足额领到了低保金,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和城乡户籍人口全覆盖,比“九五”期间增加了57.89万人次,支出低保金 7174.79 万元(其中市财政支出3746.69万元),比“九五”期间增加了6217.万元(其中市财政增加3357.57万元)。三是及时调整城乡最低生活标准。出台了《关于调整我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规定自2006年1 月1日起,**区和**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取消城乡差别,统一调整为每人每月300元和200元,**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仍按原标准执行。

2、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有新成果。一是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安置工作新路子,不断深化安置工作改革。从2004年开始,我市全部采取了对农村退役士兵按不少于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标准70%的数额发放生产补助金的措施。三年来,全市共接收退役士兵808人(其中农村兵1人、城镇兵611人、转业士官31人、复员干部2人)。需政府政策安置的637人中,由政府安排工作的57人,复工职2人。自谋职业的578人,安置率连续三年为100%,自谋职业率由2003年的84%逐步达到2005年的96%。二是把退役士兵的教育培训和助学作为安置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对城镇退役士兵,主要是免费进行电脑操作、汽车维修、家电修理、烹调、电工等技术培训,三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3期(次),培训人员391人,占自谋职业退役士兵总人数的67%。在**区举办了9期水果种植、水产养殖技能培训班,免费对全区120多名退役士兵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占农村退役士兵总人数73%,有效提高了农村退役士兵的基本素质,为帮助他们就业和生活提供了便利,社会反响较好。

3、并村和换届选举工作取得新成绩。一是如期完成并村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调整我省村民委员会规模的通知》要求,扎实抓好“并村”工作,从原来142个村委会合并为现在的121个,原175个居委会并为现在的167个。二是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根据省、市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与要求,在2005年1至6月开展了换届选举工作,通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依法实施,顺利产生了新一届的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成员,全市167个社区居委会和121个村委会都已于6月底完成了换届选举,没有出现因选举而到省、市上访的现象。各区及时对新一届村(居)领导班子进行了业务培训。

4、双拥共建工作取得新成效。双拥工作以纪念双拥运动60周年和争创全国第五次、全省第六次双拥模范城为契机,不断创新理念、创新内容、创新领域,广泛开展全方位拥军活动。几年来,在双拥部门的协调下,市财政共拨出资金15778万元支持部队建设,较好地解决了驻*军警部队的营房、水电、交通、通讯、训练场地、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改善了部队官兵的工作生活环境;教育部门在学位紧张的状况下,优先安排345名军警部队干部子女入学入托;人事部门通过建立军转干部安置数据库和企业军转干部数据库,加强各单位的沟通和协调,解决少数企业军转干部的实际问题,协助8名下岗企业军转干部实现再就业。我市双拥工作年年取得新成绩,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和省“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区、**区被省评为“双拥模范区”。市私营企业协会等单位被省评为“爱国拥军先进单位”,**区民政局***同志被省评为“爱国拥军先进个人”。

5、清坟工作任务按期完成。三年来,市共投入了160万元专项经费,重点对“三道两区”和其它地区的旧坟进行了清理整治,共清理整治了196113穴旧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旧坟清理整治任务。

6、福利彩票销售创新高。积极寻求应对措施,规范发行管理,严格操作规程,加大营销力度,不断拓展福利彩票发行市场。三年来我市福利彩票销售逐年创新高,今年销售总量1.6亿元,创我市历史最好成绩,完成省民政厅下达任务率和全市人均购买额两项指标均列全省各地市第一位。为了探索即开型福利彩票销售的新模式,中国福彩中心、省福彩中心在我市率先进行福彩“刮刮乐”销售新模式的全国试点销售工作,取得了初步成功。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将福彩36选7、福彩3D、双色球和“刮刮乐”打造成为我市电脑福利彩票销售的四大品牌。

7、民政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一是实现了三级联网。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多方筹集资金近150万元,依托市大社保数据中心建成全市统一的民政网络业务平台,实现了市、区、镇(街)三级民政部门网络互联,部分民政业务可直接在网上办理,大部分业务软件可投入试运行,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二是开通与省民政厅的联网线路。三是为各镇(街)配备了救灾电脑,并举办了民政业务软件使用培训班,全市民政系统共160人参加了培训。四是民政网站建设得到加强,栏目内容得到充实,部分民政的法律法规可在网上查阅,民政业务行政许可事项申请表格可在网上下载,各类政务信息在网站得到及时公开,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局信息化水平实现了质的跨跃。

(三)积极配合,协调发展,民政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1、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建立和完善了以城乡低保救助制度为基础,临时救济、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社会慈善事业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着力解决困难群众“四难”问题。一是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建立了覆盖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医疗救助制度,基本医疗救助金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4%的比例,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十五”期间,全市有21561人次申请并得到了医疗救助,支出基本医疗救助金873.99 万元。自我市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至今,共支出34.04万元用于13614名农村低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其中金湾、斗门区的1047名五保对象已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占全市五保人数的91.9%。二是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十五”期间共安排404.17万元(其中自然灾害救济款309万元),用于739户城乡低保、优抚对象的危房改造和维护建设。三是积极解决困难家庭子女“读书难”问题。根据《**市特困家庭子女减免学杂费工作的实施意见》,“十五”期间为全市19504名困难群众子女减免了学杂费,减免金额783.07万元,确保了低保家庭困难学生享受九年义务教育。出台了新的《**市资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实施办法》,适时提高资助标准,适当扩大了资助范围,凡符合条件的,政府给予考上专科的一次性补助4000元、考上本科的一次性补助6000元,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困难学子的关爱。两年来共资助300名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支出资金118.8万元。四是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问题。会同市司法局出台了《关于完善法律援助机构与民政部门的工作配合机制的意见》,低保对象只要提供有效的《广东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就能得到法律援助机构的帮助,解决了低保对象打官司难的问题。社会救助体系保障了群众的基本经济生活权益,缓解了社会矛盾,为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立和完善以救灾工作分级负责、经费分级负担为基础,灾害应急机制相配套,社会动员机制为补充的灾害救助体系。一是出台了《**市特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应对自然灾害工作规程》、《**市民政局救灾工作应急预案》,各区也相应制定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以应对自然灾害的发生。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出台,救灾响应机制逐步趋于完善,各部门的救灾职责得以明确,救灾资金的分级负担机制得以落实。二是完善灾害庇护场所。在前几年市投入100万元用于市、**区、**区自然灾害庇护中心建设的基础上,2005年又安排了238万元,用于区、镇自然灾害庇护中心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市、区、镇(街道)三级灾害庇护网络。三是开展灾民救助工作,解决困难灾民的基本生活困难。“十五”期间,市安排了103万元救灾款用于救灾和解决困难灾民的生活。在2005年6月我市抗击百年一遇的洪水中,及时启动《救灾工作应急预案》,市、区民政人员协调落实开放庇护场所,安排交通车辆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及时下拨自然灾害救济款,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确保灾民安全度汛。

——不断完善老年人福利服务体系。一是重点保障城乡孤老及其他特殊对象的基本生活。从2003年起将五保对象、城市“三无”对象、60年代精减退职人员和麻疯病人纳入当地城镇低保救济范畴,自2005年1月1日起,在全额享受低保标准的基础上按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10%执行,切实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二是继续实施镇(村)社会福利中心的改造和功能整合工程。“十五”期间,市投入509万元用于镇(村)社会福利中心(原敬老院)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19所镇(村)社会福利中心(其中有12所达到省一级标准),拥有床位957个,入住率达73%,现供养五保对象407人,集中供养率近36%,人年平均供养生活费3766元,高于当地一般群众生活水平。同时,为整合和扩大福利机构的规模和床位,2005年从市福利基金中划拨330万元用于**区**、**、**镇社会福利中心扩建。

2、优抚安置工作卓有成效

——抚恤优待政策进一步落实,优抚对象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严格按《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落实优抚安置政策。近年来,按照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不断提高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全市伤残军人、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人民警察,实现了不分“在乡”、“在职”,统一发放伤残抚恤金。由伤残保健金改发伤残抚恤金后,在职伤残人员每年所领取的抚恤金比原领取的伤残保健金高出3倍以上。根据国家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要求,从2005年7月1日起,为我市219名革命伤残人员全部换发了新证,为保障伤残人员享受抚恤优待提供了新的可靠依据。截止2005年年底,全市有定恤定补对象1014人,市、区、镇三级财政共投入定恤定补经费1653万元,年人均定恤定补标准从2003年的6205元增至2005年的7297元,增长17.6%。医疗补助经费3年共投入451万元,人年均医疗补助经费从2003年的1787元增至2005年的18元,增长4.3%。医疗保障水平达到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基本医疗水平。累计评定优待对象1960户,兑现优待金1073万元,年户均优待金从2003年的4787元提高到现在的6124元,增长28%。

——不断完善优抚设施建设。目前全市有光荣院2所、光荣间11所,占地面积9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100多平方米,设有床位72张,住院孤老优抚对象28人。3年来,全市累计投入经费达65万元用于光荣院(间)的建设维修和配套设备,改善了光荣院(间)的环境,为功臣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养老环境,其中斗门镇光荣院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国家级文明光荣院。有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12处,均保护良好,通过对外展示和各种活动,对全市军民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激励作用。

——军休管理工作得以加强。在认真落实军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的基础上,如实反映军休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力量,努力解决历史遗留的军休干部的房改问题;实行“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军休管理新路子;充实和加强了两所管理和医疗服务人员。 2004年4月,**军休所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军休所;**区军休点离休干***同志被评为全国先进军休干部。

3、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顺利开展

——社区建设。以理顺社区建设工作协调机制为基础,制订了《**市社区建设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了成员单位的基本职责和任务;以社区服务为落脚点,协调各有关部门加快社区服务阵地建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意识得到加强;逐步理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关系,居委会行政化倾向得到明显改善;不断完善居委会工作制度,居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以建设和谐社区和开展创建社区建设示范为重点,先后组织、协调、指导**、**、**街道办开展社区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组织社区开展“万家社区图书室建设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先后为100个社区提供20万元的图书。近年来,我市社区建设工作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在2003年9月全国社区建设表彰大会上,我市的***、***同志获得“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称号;在2003年12月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表彰大会上,**区***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被评为“先进集体”,我市的***、***同志获得“先进个人”称号;在2005年11月召开的全省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区**街道华平社区居委会被评为“广东省平安和谐红旗社区”,**区**街道XX社区、**街道**社区被评为“广东省平安和谐先进社区”,**、***被授予“广东省优秀社区工作者”荣誉称号。

——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工作。近年来,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工作在完善和落实上下功夫,把加强党的领导、严格依法行政与充分发扬民主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民政部门组织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了村务公开工作,建立村务公开通报制度、考核制度、评议制度,完善村务公开监督机制,提高了村务公开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进一步健全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制定了我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量化考核制度和村务公开栏统一模式。积极协调指导各区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活动创建工作,配合市司法局开展创建“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2005年1月,**区**镇鱼月村和**区**镇南潮村被评为“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4、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工作规范开展

——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培育发展、监督管理和发挥作用三者有机结合的路子,重点培育发展有利于建设和谐**的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慈善会、志愿和义工协会四类民间组织;加强对行业协会的监督管理,制订了《**市行业协会工作制度须知》和《**市行业协会资产管理须知》,指导和督促行业协会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确保行业协会规范、健康发展。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三年来对70多家出现违法行为的民间组织实行行政处罚,其中撤消了30多家,有效促进了民间组织的规范化发展;为提高民间组织整体素质,促进全市民间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民间组织作用,2005年8月成立了**市民间组织总会,现有单位会员100多家,理事单位30多个。

——婚姻登记管理。加强对婚介机构的管理,制订了《**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意见》,分别对16家婚介机构进行年度检查,对不合格的发出整改通知要求及时整改。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规范,不断推进登记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

——区划地名管理。配合市海洋渔业局开展海域勘界工作,着重协调**岛、**岛界线争议问题;完成**-**、**-**陆地勘界联检工作,增强了行政区划管理的科学性。加强对各区地名管理进行指导和检查,规范部分地名标志,配合市建设局完成**区、**镇的门路牌设置工作;全面启动实施我市“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开发了**市**主城区地名信息更新与应用系统,提高了地名管理信息化水平和服务功能;近年来,共审核地名499个。

——老年工作。继续完善“老年优待证”的管理制度,增强“老年优待证”的权威性;组织开展以“老有所养”为主线的 “十大孝子”、“十佳健康老人”、“十个敬老先进基层单位” 和“有为老人”评选表彰活动;举办了“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夕阳美大型金婚银婚纪念庆典活动;组织编写《老年人生活指南》一书免费向老人赠送,分别在《**晚报》和《**特区报》开辟“夕阳红”专栏,弘扬尊老美德、倾听老人心声、关注老年人生活;2005年先后分两批组织1440名老人参加“夕阳红”健康之旅赴东北和西北旅游;广泛开展向老年人“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落实百岁老人每月享受200元长寿补助,连续2年向我市1700名老人免费赠送“夕阳红保障箱”和“夕阳红医疗保健优惠卡”;全面落实“星光计划”,几年来共投入680万元完成了79个社区老年人“星光计划”项目建设,目前,95%的镇、街道建立了设施较完备的老年活动站,98%的社区居委会、82%的村委会设有老年活动室。切实让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娱、老有所乐。

——收养登记工作。积极与国家和省收养中心联系沟通,涉外送养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捐助及慈善工作。一是组织好经常性募捐活动,制订《**市民政系统社会捐助管理制度》,规范捐助管理行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目前,全市已建立起各级经常性社会捐助站(点)27个。二是抓好对口支援工作,三年来共募集衣被145.13万件、捐款39.04万元,支援****贫困地区,筹资30万元对口支持**市**、**和**三县民政设施建设。三是成立**市慈善会,组织开展各种募捐活动。特别是在情系印度洋海啸灾区和教育强市百万人行募捐活动中募捐到专项捐款213.9万元和470万元。近年来,市慈善会共接收社会捐款811.06万元,衣被72.3万多件。

——“明天计划”。启动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孤残弃婴“明天计划”康复手术工程,对福利院内所有残疾儿童进行检查筛查,把符合条件的送往指定医院进行手术康复治疗,二年多来共为18名孤残儿童实施了康复手术,使他们摆脱了病残之苦。

(四)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1、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领导班子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重大事项议事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调整和充实了部分下属单位领导成员,对全市民政系统基层领导干部开展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基层领导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领导水平,基层班子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对机关及部分下属单位长期从事财务、审批等工作的人员进行交流轮岗,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组织开展法律、计算机、民政业务等专业培训以及新录用人员任职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民政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办事能力;规范管理,强化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几年来,我市各级民政部门结合自身建设,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使民政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如市局制定了《关于规范各级工作人员相关工作职责的规定》以及公文办理、人事、财物、党建、对外办事窗口等一系列制度,使各项工作都能有章可循、严格按章办事。几年来,通过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和规范管理,各级民政部门领导班子的科学决策水平和领导能力进一步增强,民政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整体提高,形成了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民政部门行政效能明显提高

2、优化服务环境,树立“窗口”良好形象。各级民政部门都结合实际和民政业务特点,设立了对外办事窗口,并加强窗口建设和管理,深化政务公开,办事流程、服务内容、服务承诺、收费标准等做到公开透明、规范齐全,切实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了为民服务的宗旨,受到群众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3、民政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一是民政综合楼的投入使用,较好地改善了市局的办公环境和市级庇护中心以及救灾物资仓库的条件;二是建立了市、区、镇(街道)三级灾害庇护网络,增强了民政部门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救助能力;三是完成了投资890万元、建筑面积1358M2的“**市革命史料陈列馆”项目建设,达到了上级要求我市双拥工作必须具有双拥教育基地的条件;四是2005年完成了停建多年的市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解决了久拖未决的烂尾工程问题;五是通过举办两次大型的福利彩票即开型发行活动筹集了专项资金2500万元用于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该项目已列入了2005年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现正进行工程的前期工作。

此外,在民政法制、信访、党务、纪检监察、人事、财务、计生、档案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五)建章立制,加强整改,机关作风建设成效显著。

1、民主评议行风建设效果明显。在2004年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基础上,2005年认真开展了“回头查”活动,围绕市行评团和社会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了有效措施,积极整改,重点突破,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切实解决了许多影响民政事业发展的疑难问题。全系统干部职工“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民政系统的制度建设,民政干部依法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民政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扎实有效。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从2005年1月至6月在民政系统广泛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们按规定动作认真做好每一阶段、每个环节的工作。积极开展“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帮扶活动,2005年春节大年初二,*副市长带领市民政局长等人到**村与村干部分析、研究帮扶工作。市局和**区民政局分别安排一名中层干部驻点农村进行对口帮扶,市局机关党委组织各支部党员到**村过党组织生活,以支部为单位或自行与该村贫困党员、低保户、优抚对象结成帮扶对子74对,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93户,慰问款物15.81万元。市局、市老龄办积极设法筹集50多万元为该村建好了“三楼(老年活动中心楼、党员活动中心楼、妇女学校楼)两路(村内生活水泥路345米,生产运输路756米)一桥”项目,设法扶持该村鲜花种植基地,协调提供殡仪馆用花渠道,实实在在解决**村实际问题,村民对此非常满意。市局先进性教育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群众评价意见满意率为100%。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的工作体会是:

1、民政工作要以“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工作宗旨。民政工作事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牢牢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才能切实履行好民政部门的职责和使命,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

2、民政工作要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核心。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是民政部门的责任,是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始终把困难群众的生活难点作为工作的重点,切实在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上动脑筋、花气力、下功夫,才能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3、民政工作要以服务大局为前提。民政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懂全局,清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清楚面临的形势任务。要善于在全局工作中,研究规划民政工作,履行职责做好民政工作。各级民政部门在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中,特别是在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生活中,为党委政府当参谋助手,谋思路、出政策、提建议、抓落实。

4、民政工作要以协调为手段。重视协调是做好民政工作的基础,善于协调是民政干部职工必备的基本功,强化协调是民政工作的特征决定的,也是推进工作的领导方法。

5、民政工作要以依法行政为保障。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行政是对各级政府的根本要求。民政部门必须依据法律法规、政策规范行为、履行职责、开展工作。

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当前存在制约我市民政事业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从工作机制看,在运用社会力量方面较薄弱;从工作体系看,民政基层力量较薄弱;从事业发展看,民政事业单位改革步伐相对较慢;从保障手段看,存在法制滞后,机构人员、财力等条件不适应;从专项业务看,力量不足,财力不足,体制不顺,进行改革较难。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二、2006年工作安排

民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秉承“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各级民政部门的执法维权、稳定和服务作用,为构建和谐珠海做出贡献。

2006年民政工作任务:完善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工作;深化全市殡葬体制改革;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推进慈善捐助事业上台阶;完成省厅下达的安置、彩票等指标任务;加强民政队伍自身建设;加强民间组织、婚姻登记、地名管理等民政业务工作;转变职能、依法行政、协调稳定、做好服务。

2006年全力抓好的工作:

(一)以“低保”为重点,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救灾救济工作。实施《**市城乡居民低保家庭收入核算办法》、《**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市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逐步整合救助资源,建立健全全市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积极推进以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负担制度为基础,灾害应急机制相配套,社会动员机制为补充的灾害救助体系,制定和完善救灾庇护中心运作机制。

社会福利工作。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福利事业建设,探索“公办民营”的新办法,加强对现有老年福利服务机构建设管理;抓好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的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继续推进区、镇灾害庇护中心、“星光计划”项目的建设和福利机构的整合。

(二)以全面推进社区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村民自治工作。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加强基层的政权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完善民主决策制度、规范民主管理制度、严格民主监督制度,以及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发挥好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深化创建村务公开示范镇、村活动,改善公开栏、信息化系统和档案管理设施建设,努力提高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整体水平。

社区建设工作。制订《关于全面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后实施;以创建“六好”为总体目标,以开展创建社区建设示范为重点,逐步理顺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自治组织关系;建立新型的社区运行管理机制,继续推进社区居委会“议行分设”工作,抓好社区规划,落实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问题,务求今年我市的社区建设工作有新的突破。

(三)以退役士兵安置改革为重点,巩固双拥成果,争创第六届全国双拥模范城。

完善落实抚恤优待政策。落实优抚经费,完善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切实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生活难、住房难和医疗难问题。

深化退役士兵安置和军休安置工作。继续深化安置改革,强化服务意识,把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和助学作为安置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教育培训规划和再就业工作统筹安排,开展多层次的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搞好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接收管理工作,实行“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落实各项管理责任制,力争在第一季度完成第5批军休干部的房改工作。

创新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国防、双拥宣传教育和“三个文明”建设活动;创新拥军领域,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双拥工作新途径,加强引导和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的社会阶层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落实双拥法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认真落实双拥共建各项工作措施,确保我市第六次荣获双拥模范城。

(四)以培育行业协会和社会公益性组织为重点,切实改进和加强民间组织的管理服务工作。扶持市慈善会、志愿和义工协会等公益性民间组织,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社区类民间组织。加大依法行政力度,逐步将民间组织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轨道。充分发挥民间组织总会的作用,着力宣传民间组织在经济社会各领域中的积极作用,努力营造提升民间组织地位、加快民间组织发展的社会氛围。坚决依法查处非法民间组织和民间组织违法违纪行为。

(五)以加强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文明服务为重点,努力提升其它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水平。

老龄工作:加大老龄事业的宣传力度,继续办好《夕阳红》栏目,编辑出版《尊老敬老故事集》一书。加强老年维权检查,提供法律援助,设立举报电话,加强老年人权益保护。为老年人办实事,积极扶助特困老人,照顾百岁老人,协调相关部门出台照顾老年人出入**关口的优惠政策。组织开展“夕阳红健康之旅专列”旅游和尊老、敬老、助老评比表彰活动,

福利彩票发行工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销售渠道、营销宣传、开拓市场上下功夫,大力推进我市福利彩票发行销售业务的规范建设,确保我市福彩销售健康发展;改革现有工资分配制度,加强对投注站的管理,建立分级管理制度和淘汰制度;通过加强培训、扩大宣传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建立一套符合我市实际,销售业绩与个人贡献挂钩、收入与单位经济效益挂钩的激励机制;保证电脑票销售稳定发展,努力完成省下达我市2006年度福彩销售任务。

慈善工作:调整充实市慈善会人员,做好理事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完善社会互助体系和社会捐助网络,强化慈善捐助机制,要通过健全和创新慈善组织形式,积极开展扶老、恤孤、助残,救难等各种慈善救助活动,推动慈善事业深入开展。

救助管理工作:深入贯彻《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整合救助资源。充分发挥救助管理社会功能,加强对流浪少年儿童的救助保护。承办日常性临时社会救助,做好灾害庇护、庇严寒准备工作。加强救助管理设施、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提高救助管理水平。

殡葬管理工作:稳妥实施《**市殡葬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理顺管理与服务体制,制订“财务管理”、“竞争上岗”、“人员分流”、“工资分配”等方案分步实施,全力推进殡葬体制改革。严格执行省物价局发布的《**省殡葬服务价格管理办法》,依法行政、依法收费、文明执法。落实殡葬设施规划,开展绿色生态墓地建设。制订《**市死亡人员遗体处理规定》,报市政府审定,明确民政、公安、卫生等部门的职责。建立殡葬执法队伍,严防遗体非法偷葬或错烧遗体,重点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区划地名工作:协调**、**区解决行政区域界线争议;推进“我市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制定地名管理规划,逐步开展“道路树标”、“电子问路”等工作。力争完成地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体系。

婚姻登记工作:加强和改善婚介机构的监管,注重对各婚姻登记机关的指导、检查和监督,协助各区健全婚姻登记机构,做好涉外婚姻登记工作。

信息化建设工作:建立健全民政信息化建设的规章制度,培训适应信息化要求的民政干部队伍,不断完善网络建设,加快省厅到市、市到区、镇(街道)三级联网工程,逐步实现民政业务的网上传输,不断提高民政信息化管理水平。

(六)以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开展各项专题调研,扎实推进各项民政工作。

围绕制定民政事业“十一五”规划和新形势下民政工作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认真分析我市民政工作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切实解决民政工作存在的问题,促进民政工作全面发展。

(七)以巩固行风建设成果为重点,加强民政队伍自身建设。

进一步加强民政干部队伍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开展各种培训,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干部队伍;进一步加强廉洁自律建设,落实各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基层民政组织建设,逐步改善基层民政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解决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坚定他们做好民政工作的信心;加快民政工作法制化建设,推进民政工作的依法行政;同时,要继续做好人事、财务、计生、工会、宣传、信访、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和后勤服务等工作,全面推进各项民政业务有序、顺利地向前发展。

 同志们,新的形势赋予民政工作更加重要的责任,任重而道远;新的形势又给予民政工作更多的机遇,前途无限光明。只要我们同心同德,真抓实干,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只要我们把握机遇,拼搏争先,我们民政系统一定能够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关键在于抓好今年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省民政厅的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精神,胸怀全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各项民政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为构建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代表局党组和局领导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市民政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以及家属拜个早年,祝同志们春节愉快、合家欢乐、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工作报告第2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全县民政工作会议,是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交替之际召开的,意义重大。主要任务是传达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XX年及“十一五”期间全县民政工作,明确“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思路,部署XX年工作任务。今天的会上,**副县长还将做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

  XX年2月24日,市政府在**召开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会上,副市长**和市民政局局长**就全市民政工作作了重要讲话。

  赵副市长代表市政府对XX年及“十一五”民政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十二五”及XX年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施局长总结回顾了XX年及“十一五”时期全市民政工作,安排部署了“十二五”时期和XX年全市民政工作。她认为,XX年,全市各级民政部门重大局,强基础,谋发展,认真做好了“十一五”规划收官工作,为“十二五”民政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指出,在“十一五”期间,**民政人一起走过了一段不平坦的道路,谱写了**民政跨越发展的新篇章。她强调,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把准中省脉搏,创新思路机制,助推全市民政高位发展。而在XX年,全市民政工作则要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主线,突出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三大重点,完成全力推进全国慈善城市创建、增强项目管理运作水平、着力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推进社会服务均等化、铸造新型民政服务团队等六大任务。

  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为我县“十二五”时期及XX年民政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加紧研究措施,认真贯彻落实。

  二、全县XX年民政工作总结和 “十一五”回顾

  XX年,我县民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民政部门的指导和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精心谋划、高位追赶、科学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争先进位,全县民政工作呈现新亮点

  ——5项民生工程任务超额完成。8项民生工程任务均全部完成,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城市医疗救助、农村医疗救助、农村五保5项民生工程任务均大幅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灾后重建质量、速度全市领先。灾后农房重建、乡镇敬老院规范化建设受到省市民政部门表彰。新建9所敬老院全部竣工,工作进度全市第一。

  ——革命老区县被省政府认定。抢抓机遇,通过大量艰苦的努力,我县被省政府认定为革命老区,为我县能得到中、省重点支持创造了条件。

  ——成功创建全国婚姻示范化窗口单位。我局成功创建为全国婚姻登记示范化窗口单位,受到国家民政部表彰。

  ——优抚医疗“一站式”服务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范围内率先进行优抚医疗“一站式” 结算软件服务平台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受到省民政厅高度赞扬。

  ——率先规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县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通知》,率先在全市规范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明确了部门职责,初步解决了农村敬老院的机构、人员、经费问题。

  ——双拥创建取得新成效。在全市各区县率先启动新一轮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各项创建工作正有序推进,成效显著。

  ——社会福利工作取得新进展。县社会救助福利中心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城乡低保规范公开模式。城乡低保在全市率先在每个村、社区建立了长期固定公示栏,接受群众监督。

  ——项目资金争取效果明显。全年争取项目资金7017万元,同口径比去年增长31%。

  (二)真抓实干,全县重点民政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1、着力提标扩面和项目建设,民生民利得到全力保障。

  ——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全县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240元∕月?人,累计月人均补差达194.1元;全县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1200∕年?人,累计月人均补差达72.1元;城市医疗救助年人均救助水平达170.9元,农村医疗救助年人均救助水平达252.6元;五保月供养标准达168.8元;全县新建农村敬老院9所,集中供养率达46.5%。以上指标均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水平不断提高,灾后重建全面完成。不断完善灾害应急预案,沉着应对 “8?13”洪灾,新灾倒房重建率达100%。“5?12”灾后农村永久性住房5507户,一般受损房屋维修加固4.9万余户全面完成,顺利通过上级检查验收。

  ——慈善事业和社会福利加快发展。县慈善会广泛开展募捐活动,效果明显。全年接收社会捐赠资金1170万元。使用慈善资金1540.8万元,积极开展了春节慰问、助残、助孤、助学及援建灾后重建等帮扶活动。慈善捐赠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新建爱心慈善超市3个。福彩发行再创新高。

  全县实现销售总量570多万元,筹集福彩公益金57万余元,获得了市民政局表彰。 “明天计划”、“重生行动”“晚情行动”“西部儿童疝气手术”等一批福利救助项目顺利实施。

  ——优抚安置双拥工作扎实开展。优抚政策全面落实,社会化发放准确到位。全年通过社会化发放形式按时足额发放抚恤补助资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金等项-

  资金共计1669.1万元。优抚政策公开面100%。调评残工作不断规范,评审材料报送合格率100%。双拥活动内涵不断拓展,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顺利启动并扎实推进。安置及培训经费得到切实保障,兑付安置补偿金325.8万元,城镇退伍士兵、转业士官安置率100%,退役士兵培训率36%,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95%,军休干部接收安置率100%。

  ——老龄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从6月起,90岁以上老人长寿补贴全面落实。全县共有1031人,半年发放补助金48万余元。省级敬老模范县创建工作积极开展,敬老爱老活动丰富多彩。新建老年大学1所,老年教育再上台阶。全县免费办理老年优待证2049个。

  2、着力城乡统筹和体制创新,社会管理得到切实增强。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深化。第八届村(居)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推进,一次性选举成功率达96%以上。乡镇政务和村务公开面达100%,规范化公开率达98%和85%。创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乡镇1个、农村和谐示范社区7个,城市精品社区1个。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社会组织良性发展。违法社会组织查处率100%,非法社会组织取缔率100%,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23%,社会团体年检率97.5%,民办非企业年检率96%。100%的社区完成社区社会组织备案试点。社团“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扎实推进。

  3、着力规范管理和惠民便民,社会服务得到明显推进。

  ——区划地名工作深入开展。完成41条街道的命名更名工作,完成166块街巷标志牌、2.9万块商住门户标志牌的制作安装工作。全年采集、录入属性地名数据8828条,图库关联率达85%。“安(居)—大(英)”线联合检查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婚姻收养殡改救助工作注重规范服务依法推进。婚姻、收养登记合格率达100%。殡葬改革工作坚持依法行政,火化率稳中有升。公墓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全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24人次,提升了我县城市整体形象。

  4、加强班子队伍建设,自身能力得到优化加强。

  广泛开展创先争优、作风建设、投资环境年活动。对机关各项制度进行了清理完善,全面建立了五大机制十项制度,建立了作风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民政干部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应急处突能力不断加强。民政资金使用和管理得到更加严格的监督。党风廉政、政风行风建设全面推进,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度达98.5%,有力的促进了民政事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重大决策落实、组织、信访维稳、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宣传思想、政务公开等工作也取得了很好成绩。

  XX年,全县民政干部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攻坚破难、奋勇争先,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了国家民政部、省、市民政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值得充分肯定。这些工作为“十一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也标志着我县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全面完成!

  “十一五”期间,**民政事业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发展道路,民政事业实现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年来,我们倍感自豪的是全县民政保障民生的能力得到持续大幅增强。争取中省财政资金从 “十五”末的1100万元增加到7017万元,增长538%。保障能力得到显著加强,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城市低保全面实现“应保尽保”,保障人数从“十五”末的8920人增长到9242人,增幅3.6%;资金从558万元增长到1962万元,增幅251.6%;累计月人均补助水平从72.8元提高到194.1元,增长167%。农村低保从全面启动、扩面到实现“应保尽保”,保障人数从8417人增长到22682人,增长169.5%,资金从580万元增长到1718万元,增幅196.2%;累计月人均补助水平从16.6元提高到72.1元,增长334%。城市医疗救助从XX年1月启动,救助人数从41人增长到469人,增长1043.9%;资金从59.6万元增长到203.8万元,增幅242%;年人均救助水平从23.6元提高到170.9元,增长624.2%。农村医疗救助从单一的住院救助到实现资助“参合”、门诊、住院、临时、大病多种救助;救助人数从1.43万人增长到3.24万人,增长126.6%;资金从106万元增长到510.8万元,增幅382%;年人均救助水平从53.5提高到252.6元,增长372.1%。五保月人均供养标准由57.7元提高到168.8元,增长192.5%;集中供养率从3%提高到46.5%,增长1450%。慈善爱心超市从无到有,全县共建成慈善爱心超市7个。“十一五”期间,救助因灾生活困难群众3.13万人,发放救助资金3226.8万元。因灾倒房重建和维修加固农房6.36万户,发放救助资金1.59亿元。全县连续4年调整在乡老复员军人月定期定量补助标准,从每人每月不低于135元提高到不低于454元,增长236%。连续5年调整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月补助标准,从每人每月不低于70元提高到不低于259元,增长270%。二是民政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五年共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新建、改扩建敬老院、福利院、光荣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等项目共17个。全县国办社会福利机构、农村敬老院和民办养老机构的总床位数从“十五”末的240张增长到1358张,增长466%,为民政事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民政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县慈善会、县社会救助福利中心、县老龄办、县老年大学等组织事业单位相继成立,进一步强化了民政工作职能,细化了工作任务,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组织机构保障,输送了新鲜血液。特别是县慈善会成立后,争取资金5791万元,援建慈善项目8个,为全县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四是多项民政工作进入全省全市先进行列。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寻求突破。慈善、救灾救济、灾后重建、社会福利、社区建设、双拥创建、婚姻规范化服务、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多项工作做出了**特色,打造了亮点,为全市乃至全省创造了经验。五年间获得部省级表彰9个,市级表彰12个,县级表彰34个。五是铸造了一支作风过硬的民政团队。精诚团结、敢打敢拼、善谋善为。全县民政干部工作作风和能力经受住了“5.12”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严峻的考验,得到了快速提升,**民政团队战斗能力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五年来,我们凝心聚力,标高奋进,谱写了**民政跨越发展的新篇章。在这里,我代表县民政局党组,对多年来关心支持民政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兄弟部门的同志、对工作在全县民政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感谢!

  三、“十二五”时期全县民政事业发展思路

  (一)认清形势、科学定位,助推民政事业加快发展

  当前,民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是党的xx大把民生问题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为民政事业发展明确了方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XX年,将“打造幸福**”作为**建设战略目标之一,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公共财政向社会事业倾斜,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四是我县民政工作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工作体制和机制,为民政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民政事业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事业、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实现社会公平的任务非常繁重;二是目前**经济还处于发展水平,地方财政对民政投入比例相对较小。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提供的保障与救助能力和困难群众期望存在一定差距;三是日益拓宽的民政工作任务、精益求精的民政服务要求与薄弱的基层民政工作力量相矛盾。基层民政工作力量急需加强,民政干部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创新思路、转变方式,开创工作新局面

  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主动服务大局,抓住发展机遇,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积极应对挑战,努力开创**民政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要主动服务大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民政工作要主动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充分发挥职能,主动作为,努力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同时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提出民政事业发展路子,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努力将全县民政事业发展纳入县、镇(乡)发展的总盘子。

  二要把握机遇,全力谋求发展。“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要紧紧把握当前良好的发展机遇,认真制定实施“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以项目作支撑,以协调争取项目资金为手段,努力促使民政基础设施上档升级,全力加快全县民政事业的发展。“5.12”地震我们抓住灾后重建机遇,争取到大量的项目资金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三要创新思维,学会借助社会力量。在慈善捐赠、福彩发行、社会组织建设、社工队伍建设等方面我们就要突破思维定式,借助社会力量来谋求发展。我们要积极和国内国际慈善组织建立联系,加强课题合作和交流,以筹集更多慈善资金。我们要在福彩销售上下功夫,增强民政部门自身造血功能和调控能力。我们要积极推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和社工服务,逐步形成新型的政社合作关系和建立专业社工队伍。通过借势借力和巧干实干,助推**民政高位发展。

  四、XX年全县民政工作安排

  XX年全县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深入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五中全会,市委五届十四次全会、县委三届二十七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政工作全局,抢抓机遇,全面启动和实施民政“十二五”规划,以民为本,统筹城乡,高位追赶,创先争优,促进民政事业全面、持续、健康、快速、跨越发展,为建设“新型工业县、优秀旅游城、幸福新农村、和谐宜居地”和“五个**”做出新的努力和更大的贡献。

  XX年全县民政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主线,突出项目资金争取、民生工程、敬老院规范化管理三大重点工作,完善六大体系(城乡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服务、优抚安置、基层民主政治、社会事务管理、民政队伍)建设任务,推动我县民政事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一)围绕民生工程,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全面规范城乡低保工作。将全县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居民全部纳入低保范畴,实现应保尽保;严把政策关,实行动态管理,强化社会监督,实现阳光操作,确保公正性;年内制定《低保分类施保办法》,实行分类审核、分类保障;城市低保人均月补差不低于158元,农村低保人均月补差不低于60元;加强低保信息化管理,完成低保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大力提升五保供养工作。一要规范乡镇敬老院管理,积极探索乡镇敬老院管理新机制,进一步明确机构、人员和经费问题。二要提高乡镇敬老院的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入住率,敬老院全部投入使用,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床位率达到52%以上。三是五保供养要做到“应保尽保”,供养金月人均标准不低于150元,做到按月足额发放。四是要以乡镇敬老院为依托,新建慈善爱心超市4个。

  ——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将城乡低保对象、精神病人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年人均救助水平达到150元。全面开展农村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工作。资助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农村精神病人参加新农合,资助城市低保对象、精神病人参加城镇医保。

  ——提高救灾快速反应能力。完成综合减灾救灾应急项目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减灾救灾应急能力;加强救灾队伍建设,增强重大自然灾害的预警能力,提高救灾水平;建立新灾救助分级管理、分级负担制度,灾害倒房重建率达到100%。

  (二)围绕社区服务,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深化城乡社区建设。一是加大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力度,开展省级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二是大力推进城乡社区社会化养老等公共服务工作,启动社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档次。三是全面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工作,打造精品社区1个,建设农村和谐示范社区6个。

  ——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做好第八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后续工作。扎实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乡(镇)、村”创建活动,创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乡镇1个。完善村务公开、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培育村级自治典型1个。

  (三)围绕双拥创建,推进优抚安置工作

  ——全面落实优抚政策。按月足额兑付各类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进一步规范优抚政策待遇标准的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切实加大优抚解“三难”工作力度,全面推行优抚医疗“一站式”结算服务。做好调评残工作和带病回乡、参战(涉核)退役军人资格认定工作。

  ——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工作。8月底前完成XX年冬季退役士兵安置任务。继续加大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教育和推荐就业工作力度,城乡退役士兵培训率达30%以上。认真梳理、妥善解决近几年退役士兵安置遗留问题。

  ——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创新工作形式,丰富工作内容,细化工作责任,扎实推进省级双拥模范县的创建工作。充分利用“八一”等重大节假日,在全县范围广泛、深入、扎实开展双拥活动,特别要进一步做好非公组织拥军工作,积极发动和鼓励县内大小私营企业主动投入拥军活动中来。

  (四)围绕项目资金争取,推进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

  ——加大项目包装和资金协调力度。要重点包装慈善医院、学校、社区建设、公益性墓地等项目,进一步加强与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和国内外慈善组织的衔接,加大资金协调力度,全年力争争取资金比上年有明显增长,努力实现我县各项民生指标提标扩面,民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全方位争取工业企业招商的突破。要树立人人都是招商责任人,人人都是招商服务员的大招商意识。通过发动全体干部职工,捕捉一切投资信息,力争在工业企业招商上有新的突破。

  ——深入推进慈善事业。进一步加强对外联系,拓展捐赠平台,积极开展“慈善一日捐”等捐赠活动,争取更多慈善救助资金。跟踪落实慈善捐赠工程建设项目,确保每一个项目规范高效竣工。充分发挥慈善的社会救助补充作用,大力开展慈善救助活动,提高社会救助能力。积极参与**全国慈善城市创建工作,出台培育发展慈善组织的政策性文件,建立志愿者(义工)队伍。

  ——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出台并落实政府购买社会福利服务与资金补贴相关政策。创建市级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2个、省级养老服务示范社区1个。县社会救助福利中心要适度扩大社会化养老规模。

  ——做好孤儿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全面落实孤儿保障政策,完成孤儿普查工作,争取县级财政匹配资金,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争创省级救助站规范化管理示范县,塑造城市文明健康形象。

  ——加大福利彩票发行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增加投注站点,加强对福彩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扩大福利彩票发行量。全年实现福彩销售800万元的目标。加强彩票公益金的使用管理,确保彩票公益金全部用于社会福利事业。

  (五)围绕社会管理,推进专项社会事务建设

  ——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指导民间组织深入开展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年内实现党组织覆盖率达70%以上,创建市级先进不少于3个。加大对民间组织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民间组织登记合格率达到100%,年检率达到98%。贯彻《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落实地方财政工作经费预算,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工作,评估社会组织不少于10%。

  ——提升区划地名服务管理水平。加强区划地名管理工作,继续开展全县地名数据的补录工作,加快建立地名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指导完善各类地名标志牌的制作安装,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求。牵头完成“中(江)——大(英)”线和“蓬(溪)——大(英)”线的边界联检工作,依法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维护边界区域的和谐稳定。

  ——规范婚姻和收养登记工作。巩固婚姻登记示范化窗口单位创建成果,依法进行婚姻登记,婚姻登记合格率100%。依法做好收养登记工作,收养登记合格率达100%。

  ——加强殡葬和公墓管理力度。加强殡葬执法力度,坚持依法行政,稳步推进殡葬改革。加强殡仪服务设施建设,规范殡仪服务市场, 提高殡仪服务水平,做好城乡困难群众殡葬救助工作,积极推行绿色殡葬。

  ——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全面开展银龄普法宣传工作。进一步落实高龄补贴等老年优待政策。积极推进老年教育,积极探索养老社会化服务。

  (六)围绕创先争优,推进民政自身建设

  ——狠抓领导班子建设。坚持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班子建设目标,强化领导班子政治、思想、作风、纪律建设,增强领导班子的科学决策能力,努力争创“四好班子”。

  ——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实施“勤廉双优”工程和认真落实“一岗双责”,继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加强资金监管,规范项目运行,确保阳光操作、公正透明。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确保干部职工勤政廉洁、务实高效。

  ——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作风建设制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完善用人机制、干部职工的监督和考核办法。采取轮岗交流、学习培训等方式锻炼民政干部,做好干部的梯队建设和后备干部的培养,提升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以适应新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新要求。

  同志们,“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方向和XX年工作任务已经明确,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形势摧人奋进,新的事业任重道远,让我们紧抓时代机遇,坚持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扎实推动民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工作报告第3篇

同志们:

今天这次全市民政工作会议是经市领导同意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和全市总结表彰动员大会精神,总结回顾的民政工作,安排部署的工作任务。今天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牛志春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

讲话,希望大家把牛市长的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好、领会-好,贯彻落实好。下面,根据局党委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全市民政工作基本估价,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民政部门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要求,团结一致、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各项民政工作和民政事业有了新提高、新发展,民政工作在社会事务管理和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市局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招商引资暨工作实绩先进单位”、“履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先进单位”,在市直部门行风评议中取得第六名的好成绩。
(一)坚持全员招商,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去年,针对招商任务增加、招商资源减少、无偿资金抵顶任务比例减少的实际,全系统干部职工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强力推进,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强化调度督查,加大奖惩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招商工作实现新突破。全年共引进招商项目20个,完成招商引资额7303万元,占全年任务的384。在钢铁博览会上,还签约3000万元的招商协议项目一个。
(二)坚持城乡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迈出新的步伐。深入调研论证,积极协调争取,加大推进力度,以市政府名义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下发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办法》和《乡镇敬老院建设三年规划》,进一步整合了社会救助资源,初步建立起了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灾民救助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其他救助为补充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救助效果更加明显。《山东民政简报》全文转发了我市的三个文件,并加了编者按。城市低保工作重点在公开、规范上下功夫,大力实施“分类施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年共保障城市困难居民8.7万人次,发放保障金622万元;救助农村特困户1.13万人次,发放救助金172万元;完善灾民救济卡制度,下拨救灾款60万元,救济灾民4000多人;专项救助工作在开展各类活动中见实效,5月份开展了以“扶贫济困”为主题的“慈心一日捐”活动,募集慈善基金300万元,筹备成立了莱芜市慈善总会;先后开展了“福彩慈善助学”“特困大学生救助”等活动,发放救助金20万元,救助困难学生128名,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省政协对我市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视察,并给予充分肯定。
(三)坚持以民为本,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圆满完成了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全市1020个村委会共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委会成员人,比上届减少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人兼”及“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率分别达到91和83,分别比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高出10个以上百分点,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市的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了视察,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了新经验,推出了新典型,确定了新的工作目标,会上以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了《全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促进了全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城市社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通过考察调研,结合我市的实际,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为市委、市政府对“城中村”进行综合开发改造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加大社区组织建设力度,95的社区建起了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按照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要求,积极培育发展社区服务业,对38个社区开展了图书援建和文化进社区等活动。我市城市社区建设的做法在全省建设和谐社区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
(四)坚持军地协调,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出现鲜明特色。认真落实《莱芜市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三年规划》,不断拓展工作领域,丰富双拥工作内涵。紧密依托莱芜战役纪念馆、陈毅指挥所等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全民的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大力实施科技拥军,为驻莱部队培训官兵1100人次,促进了部队的现代化建设;深入开展军地“社区共建”活动,主动为部队排忧解难,积极解决随军家属就业难等问题,尤其在“2005—和平使命”中俄军事联合演习过程中,市委、市政府组织慰问团,前往演习现场慰问部队官兵,进一步增进了军民的鱼水感情。加大优抚优待政策的落实力度,发放抚恤补助资金1500多万元,优抚对象实现户户优待。结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认真落实在乡“三老”优抚对象“四位一体”的优抚医疗保障制度,报销和补助医疗费150多万元,切实解决了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难问题。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通知》,不断深化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改革,切实增强安置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鼓励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自谋职业率达到50.2,全市394名城镇退役士兵都得到妥善安置。
(五)坚持培管并重,农村经济协会服务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各级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局出发,科学规划,完善政策,积极扶持农村经济协会发展,大力推行“协会 公司 基地 农户”和“支部 协会”的发展模式,优先发展优势行业、主动上门服务、强化典型带动,促进了农村经济协会的快速发展。全市共发展农村经济协会163个,其中特色产业村建立农村经济协会的占40%,吸收农民会员万人,有力地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省政协委员来我市进行专题视察,对我市农村经济协会发展给予较高评价。同时,加大对民间组织的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查处非法民间组织12个、纠正民间组织违法行为30起,促进了民间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六)坚持依法行政,社会事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区划全面完成了汶河大道的标志设置工作,建立起了“莱芜区划地名网”,开通了莱芜市地名热线;积极推行“两图一责”的管理模式,落实区、乡、村三级界线管理责任,建立了边界线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婚姻收养登记和殡葬管理更加规范,与计生、财政、公安、卫生等部门制定出台了《弃婴收养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收养登记的对象和程序;认真实施《婚姻登记条例》,着力提高依法登记水平,收养和婚姻登记合格率均达到100。加大殡葬管理和执法检查力度,大力倡导勤俭办丧事的良好社会风气,有效地遏制了乱埋、乱葬现象的发生,火化率保持在98以上。
(七)坚持市场化运作,局属各单位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局属各单位以管理增效益、以服务促发展、以发展求生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莱芜战役纪念馆继续坚持“借梯上楼”的发展理念,争取各类资金200多万元,完成了全景画动态改造,新建了“小洼战斗场景展示厅”,全年共接待群众10万多人次,实现经营收入112万元,荣获“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军供站被省民政厅、济南军区联勤部命名为“全省军供工作正规化建设先进单位”。军休所不断深化军休老干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管理制度,获得“全省星级军休所”荣誉称号。福利彩票中心强化管理,创新经营,优化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年销售电脑福利彩票突破8000万元大关,在的基础上翻了一翻多。公墓管理处通过加强宣传和推介,不断扩大销售量,实现经营创收306万元,同比增长85.4。优抚医院完善各项制度,加强业务管理,优化医疗环境,门诊率和住院率大幅提高,实现经营收入100万元。老年公寓积极宣传推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扩大老人入住率,被评为“全省实施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先进单位”。救助管理站为适应将强制性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救助管理的新形势,积极探索新的救助思路,提高服务质量,全市共救助384人次,为建设“平安莱芜”做出了积极贡献。殡仪馆加强技术改造和服务创新,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实现经营收入243万元。另外,信息调研、计划财务、计划生育、工会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总之,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许多工作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一是各项民政业务工作发展不平衡;二是民政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够适应;三是对新形势下制约民政工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研究还不够深入。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强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全市民政工作的目标任务,全市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政工作全局,认真落实“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工作宗旨,突出“保障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这一主线,抓管理、强服务、创特色、出亮点,大力推进民政事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做出更大贡献
(一)以引进工业大项目为重点,全面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总的要求是: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变,奖惩政策不变,目标责任制和考核“一票否决”不变,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全面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各科室、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心上,摆在位上,抓在手上,时时想招商,事事为招商,扎扎实实地推进“一号工程”。要强化责任,把招商引资任务细化分解到各科室、各单位,形成层层有责任,人人有指标,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形成全员抓落实的招商格局。要不断改进招商方式,采取蹲点招商、走出去招商等形式,多渠道捕捉招商信息,加大调度督查和奖惩力度、力争在工业项目和大项目引进上实现新突破。要发扬坚持不懈的工作作风,实行跟踪服务,盯住靠牢,抓紧抓实,不断加大力度,致力于招商项目的推进和落实,千方百计完成全年的招商引资任务。
(二)健全完善城乡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总的要求是:健全一个体系,即建立健全覆盖全员的社会救助体系,整合社会资源,完善救助制度,规范运作程序,努力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着力提高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已列入市委、市政府今年的重点工作和为民办的十件实事,我们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着力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莱芜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办法》、《莱芜市乡镇敬老院建设三年规划》,健全完善覆盖全员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56元提高到180元,各级要重点抓好资金预算落实,进一步规范“分类施保”,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取消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年人均保障标准700元,不断规范认定程序,重点实施动态管理和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努力实现农村低保全面覆盖。要进一步规范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建立起以财政供养为主的新型农村五保供养机制,分散供养五保对象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不低于1200元、集中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不低于2000元,切实加大乡镇敬老院改、扩、建力度,全面提高乡镇敬老院管理和服务水平,力争年底使我市的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要建立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对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和未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城镇低保对象,区别不同情况给予大病医疗定额救助和医疗减免优惠政策。要进一步规范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和灾民生活救济制度、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法律和就业援助制度。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逐步建立健全慈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加强社会慈善宣传,培育社会慈善意识,认真组织开展“慈心一日捐”和“集中捐衣物”活动,抓好慈善资金募集和救助项目实施,建立完善“慈善超市”,让困难群众得到更多救助。
(三)加强社区建设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促进城乡基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总的要求是:完善两个机制,即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和社区服务管理机制,健全自治体系,扩大基层民主,完善社区功能,拓展社区服务,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着力完善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机制。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紧扣管理民主,切实加强村委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建设,加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推进力度,认真抓好《山东省村务公开条例》和《莱芜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的落实,进一步规范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形式、程序和监督措施,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充分发挥各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构的作用,落实工作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大力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活动,确保全市村务公开率达到100,落实比较好的村达到90以上。二是着力完善以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为重点的社区管理机制。按照建设“和谐社区”的要求,结合“城中村综合开发改造年”活动的开展,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中村”综合开发改造规划,实行规划、建设、验收“三统一”,力争三年内基本落实40个“城中村”社区居委会办公服务用房;对其他社区居委会办公服务用房,采取新建、购买、租赁等形式,逐步进行解决。按照居民自治和服务居民的原则,不断规范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理顺社区内各种关系,认真落实居民户口、计划生育、城市低保和劳动保障等各项社区事务的属地化管理,逐步实现社区管理对社会人员的全面覆盖;坚持“政府主导、社区主办、社会参与”的社区服务方针,积极发展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制定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进一步健全社区服务网络,拓展社区服务领域,逐步实现社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
(四)全面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总的要求是:强化国防教育,服务军地建设,推进双拥共建工作,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建立优抚优待长效机制,争创新一届全省、全国“双拥模范城”。以争创新一届“全省、全国双拥模范城”为目标,全力抓好《莱芜市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三年规划》的落实,围绕“致力创新双拥、共建绿色钢城”这一主题,广泛开展双拥国防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具有时代特色的双拥典型,不断强化军民双拥意识,营造双拥工作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巩固现有群众性双拥共建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基层优抚政策的落实,组织新型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双拥共建活动,扎实推进社区拥军、企业拥军等群众性双拥工作,努力提高双拥工作的社会化程度;加大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力度,着力解决随军家属安置难、军地双方共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军地统筹协调发展,动员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部队现代化建设,协调部队支持地方招商引资和重点工程建设;认真贯彻《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搞好政策衔接,加大督查力度,保证新优抚政策的全面落实。制定完善优抚工作配套政策,确保优抚对象抚恤定补金及时足额发放;大力推进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努力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通知》要求,扎实做好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继续实行全面考试考核、公开自主择岗的安置办法,不断提高安置工作透明度和公正性;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优惠政策的意见》,及时足额发放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金,确保全市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达到50以上。认真履行复退伤残军人问题工作小组办公室职责,强化措施,抓好稳控,注重把解决实际困难与加强思想疏导结合起来,切实做好少数军队退役人员的稳定工作。
(五)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福利需求。总的要求是:巩固和扩大福利彩票销售发行量,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福利企业管理,加快建设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是新时期民政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用市场化的思路和手段谋求发展。要高举福利彩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旗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发行原则,全面提升福利彩票形象,着力打造福彩品牌,扩大发行领域,向市场要效益,以管理促发展,使福利彩票发行工作走向规范管理、安全运行、稳定发展的轨道,力争福利彩票发行量稳中有增,为社会福利和民政事业发展提供更大的资金支持。以建立完善老年福利服务设施为重点,认真落实现有土地、税收、水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等采取合资、合作、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形式兴办各类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建立和完善以社区和乡镇为中心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有计划地建设和改善一批社区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乡镇敬老院等老年服务基础设施,逐步形成多层次、网络化、社会化的老年福利服务体系;认真抓好“明天计划”项目的实施,积极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完善现有老年福利服务设施,不断扩大自费收养能力,努力走出一条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新路子。要加大福利企业年检和管理力度,切实维护好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使福利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六)规范加强民间组织建设,发挥好民间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总的要求是:以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协会为重点,以建章立制、强化监管为手段,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加强民间组织规范化建设,努力发挥民间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坚持以区级协会为龙头,以乡镇级协会为重点,以村级协会为基础,在抓好“支部 协会”试点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协会 公司 基地 农户”的农村经济协会发展模式,重点在三辣、畜禽、林果等特色产业的培育上求突破;指导已发展起来的农村经济协会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完善以协会章程为中心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农村经济协会负责人的培训力度,把农村各类协会办成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经济合作组织,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完善政府评估和社会评估相结合的民间组织评估机制,强化对民间组织的资产监管,大力开展“诚信民间组织”创建活动,提高民间组织公信力。加大民间组织执法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民间组织和民间组织的违法行为,确保民间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七)坚持依法行政,努力提高社会行政事务管理水平。总的要求是:在依法行政上抓规范,在强化服务中求发展,不断拓展服务领域,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标准,推进专项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向“服务型”转变。立足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强化区划地名工作,争取出台《莱芜市地名管理办法》,促进地名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在完善城区标准地名设置的基础上,完成市级城市地名规划;认真开展边界线自查和联检,切实维护边界地区稳定;实行“两图一责”的管理模式和“三位一体”信息管理,逐步建立界线管理的长效机制;认真执行《婚姻登记条例》,依法搞好婚姻登记工作,不断提高婚姻登记服务水平;加大婴弃收养登记工作力度,认真落实《收养登记条例》和《莱芜市弃婴收养管理办法》,杜绝私自收养弃婴现象,维护弃婴合法权益,加快社会福利院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建设,争取年内投入使用;继续深化殡葬改革,巩固提高火化率,加大对乱立墓碑、乱建坟头的查处力度,大力推进生态墓地建设,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的良好社会风气。

要认真做好民政信息和新闻宣传工作,为民政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要高度重视民政信访工作,充实加强信访力量,认真做好来访接待,帮助群众解决合理诉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规范财务统计管理,应对新形势加大资金统筹力度,有效保障各项业务工作开展。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抓落实,是做好工作、推进发展的关键,也是检验广大民政干部职工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尺。民政每一项工作都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绝不能说空话,放空炮,必须脚踏实地。因此,各级民政部门必须把抓落实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全面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

  第一,抓落实,要有扎扎实实争创一流的思想。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民政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争创一流。争创一流,不能追求轰动效应、表面风光,任何工作都是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如果只求形式,缺乏内容,不讲效果,不切合基层实际,不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这几年,我们在争创一流方面下了一些功夫,许多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但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看,有些工作还不够落实,有的只是提出了设想,有的虎头蛇尾,有的到了基层就走了样,这些工作都不能算是真正的一流。要正确分析民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我市各项民政工作在全省的定位,瞄准全省一流的目标,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各项工作。衡量一个地方的工作是不是一流,主要看四条:一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各类可供比较的指标走在全国的前列;二是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发展思路具有前瞻性;三是基础工作比较扎实,有可供参观学习的样板;四是理论研究深入,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第二,抓落实,要有深入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研究既是谋事之基,更是成事之道。工作任务要落实,传统业务要改革,工作领域要拓新,都离不开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离开调研谈落实,脱离实际抓工作,都将是“无本之木”,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当前,我们要围绕“民政工作如何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和“如何进一步抓好各项民政工作规范管理,依法行政,确保民政工作‘以民为本,为民解难’根本宗旨的落实”两大主题开展调研,准确把握民政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职能和作用,在创新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等方面形成新的思路。市局初步确定,今年下半年召开一次民政理论研讨暨调研成果汇报会,各区民政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都要拿出2-3篇象样的调研报告或研讨文章。通过调查研究,拓宽工作思路,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第三,抓落实,要有艰苦奋斗敢于碰硬的作风。抓落实是一个充满艰辛的奋斗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会经历许多曲折、反复,甚至会付出一定的代价,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有不怕困难的勇气和百折不绕的精神。当前,我市民政工作和民政事业发展正处于全面提升的关键时期,不少问题错综复杂,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现。面对这些难啃的“硬骨头”,我们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既要打好“攻坚战”,又要打好“持久战”,实现民政工作的新突破,形成发展的新动力。要有吃大苦、耐大劳的思想准备,铺下身子,深入基层,弄清问题的关键,找出问题的症结;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不唯书,不唯上,不回避矛盾,敢于面对现实;要有一抓到底的决心,敢于较真,敢于碰硬,不解决问题不罢休,不抓出成效不放手,促进各项民政工作在基层的全面落实。

  第四,抓落实,要有精诚团结通力协作的精神。抓落实,必须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各方支持,调动和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推动工作的合力。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把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才能形成团结干事的氛围,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民政系统的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把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形成团结干事的新局面作为一门功课,苦练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一是作风要民主,多倾听群众的意见,做到民主决策;二是宣传要加强,让群众领会领导意图,善于把领导的决策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三是办事要公道,特别是对待同志、提拔干部等方面要公开、公正、公平,形成群众信服、心齐气顺的局面;四是自身要廉洁,不滥用职权,不徇私枉法,做干净干事的表率;五是督查要到位,经常过问,了解真实情况。总之,要通过多种方法,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精诚团结,通力协作,共同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推动民政工作上新台阶。

  同志们,这次会议,既是一年一度的工作会议,又是我市全面提升民政工作水平、加快民政事业发展的动员大会。全市民政系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一系列会议精神,振奋精神,团结协作,扎实工作,与时俱进,以一流的业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工作报告】相关的文章

网站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