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讲话稿 > 工作报告 > 乡镇2021年村级组织建设评估报告正文
乡镇2021年村级组织建设评估报告

乡镇2021年村级组织建设评估报告

更新时间:2021-03-07 10:03:33

工作报告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乡镇2021年村级组织建设评估报告》,希望能对您的工作、学习、生活有帮助,欢迎阅读参考!

乡镇2021年村级组织建设评估报告第1篇

根据县委《关于建立村级组织建设评估制度的意见》要求,XX镇党委及时召开会议,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于12月25—29日,组织12名班子成员分成6个评估考核小组,对我镇X个村级组织及班子成员进行了年度评估考核,采取听取汇报、民主测评、看资料、查现场等形式,紧紧围绕“五好”党支部创建目标及对上级党组织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全面、严格、认真的考核,现将考核评估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2012年,全镇X个行政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具体指引下,不断创新思路、增添措施、努力工作、狠抓落实,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不断增强村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发展业绩突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加快了我镇经济发展的步伐。有的村在调整产业结构、带领农民增收、突出特色工作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有的村在解决遗留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的村在加强自身建设、改善自身形象、振奋精神风貌上都实现了大的转变。

  

(一)农村党建工作

  

1、按照县委和镇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各村领导班子都认真开展了深入学习了十八大精神,结合本村实际,确立了各具特色的活动主题,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和路径,为坚持科学发展谋好篇、布好局,自觉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决定,确保了政令畅通。

  

2、深入扎实开展了创先争优、五先争创、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全镇有600余名无职党员在经济建设、维护稳定、促进文明等事务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000余件,“双强”党员干部比例均达到90%以上,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3、加强了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今年先后完成了3个村的规范化村室建设,村级配套组织作用发挥明显。

  

4、各村党支部都正常开展了“三会一课”,认真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民主评议党支部和民主评议村干部活动。

  

5、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党员活动室等资源,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在外创业或返乡创业,有效推动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6、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各村都注重在种植、养殖大户中发展党员,注重发展女党员,优先发展文化程度高的、年纪在35周岁以下的青年党员。今年,全镇共发展党员109名,转正党员83名。

  

(二)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

  

各村都自觉地树立了抓招商引资就是抓城乡一体化,就是抓落实,就是抓发展的思想,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以务实创新的作风,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其中:A村引进福建元盛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的XX食品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C村引进XX客商投资750万元的XX服装纺织有限公司、XX客商投资500万元的XX县XX机械有限公司也已建成投产。这些项目的引进,盘活了闲置存量,壮大了村级经济,也推进了我镇招商引资工作的发展。

  

各村均能按照县、镇关于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工作要求,为企业提供安定有序的生产发展环境,帮助企业进场、建设,解决水、电、交通等各方面困难,积极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

  

(三)农业经济工作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各村大力配合,均已制定了任期目标和年度发展规划,理清经济发展思路,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确立了主导产业。A村通过宣传发动,积极引导群众整合土地1000亩,建立了小辣椒示范基地,实行联片开发,走产业化路子,小辣椒总面积达7万亩。还有以C为中心的棉花育种基地,以D村、A为中心的菠菜基地,以XX、XX为中心的无籽西瓜基地,以XX为中心的蕃茄制种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为推动产业化发展,大部分村都组建了小辣椒产业协会,XX等村组建了番茄种子营销协会。XX等村利用养殖优势,组建畜产品营销协会,提高了养殖业组织化生产程度,调动了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各村积极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各种劳务培训,转变就业、务工、创业观念,增强就业技能和岗位竞争力,取得各类证书520本,全镇共完成劳动力转移1576人。全面落实了粮食直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各项惠农政策,全镇范围无涉农上访事件发生。

  

(四)社会稳定工作

  

1、在镇综治办的业务指导下,高度重视综治维稳、平安创建工作,不断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建立完善了联防网络,实行“打、防、控、管”相结合,结合“大走访”活动的开展,及时调解矛盾纠纷,深入排查治安隐患,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全镇各类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全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了“双零双高”目标的实现。

  

2、认真抓好信访工作,尽力化解村组矛盾,确保了农村社会稳定。

  

3、各村均能按照安全生产目标要求,在镇安监办的具体指导下,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检查工作,全年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五)社会民生工作

  

各村都能坚持以民为本,紧密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部署“协调发展”大阵容,全力推进社会事业。首先,认真落实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两免一补等支农惠农政策,解决了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巩固发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为群众提供了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参合率达98%。严格审批、规范管理,实现了低保动态管理,确保了农村低保公开透明,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全镇X个村按照“饮干净水,走平坦路,建沼气池,用卫生厕”的要求,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让群众吃上了甘甜结净的自来水,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搞好计划生育,各村坚持一把手亲自抓的工作责任制,严格目标管理,落实“一票否决”,确保了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的圆满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各村结合学习实践活动,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宣传,因村制宜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努力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少数村对目标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资料不齐,档案管理较乱,工作记录简单、粗糙。二是少数村招商引资成效不大,盘活闲置资产办法不多,措施缺乏针对性。三是村级可支配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个别村收入极度困乏。四是农业产业化程度还不高,农业基地建设缺乏规模、带动性不强。五是少数村干部业务知识不够熟悉,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中共XX镇委员会

  

 2013年2月5日

  

乡镇2021年村级组织建设评估报告第2篇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掌握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南丹县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近期,在工作队长李基辉同志的带领下我们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通过听取汇报、走访座谈、个别谈话、下发问卷、实地查看等形式,对南丹县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调研,并进行了认真思考,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一、南丹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基本情况

南丹县共有11个乡镇,148个村(社区),农村党员6000多名,其中女党员1100多名共有146个村(社区)支部书记(铜坑和拉么社区未设党组织)。在村(社区)支部书记队伍中,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的有5人,占总数4%,31-45岁的有76人,占总数51.5%,46-60岁65人,占总数44.5%;从性别结构来看,有女党员9人,占总数6%;男党员137人,占总数94%;从学历结构看,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15人,占总数10%,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56人,占总数38%;初中文化程度的有75人,占总数52%;从民族结构来看,汉族32人,占总数22%;少数民族114人(其中壮族92人、瑶族11人、苗族7人和布依族4人),占总数的78%;从职务上看,村(社区)支部书记、主任“一肩挑”83人,占总数56%。通过调查,对全县基层党组织进行划类分析,其中作用发挥好的党支部120个,占总数81.1%:较好的23个,占总数15.54%;

一般的4个,占总数0.73%;较弱的1个,占总数0.08%。我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总体较好,农村基层党组织不断夯实,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农村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素质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年龄、学历结构更趋合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带领干部群众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几年来,南丹县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大局,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优化党建资源配臵,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组织基础。一是抓好村级基层党组的设臵工作。严格坚持《党章》要求,以便于党员接受党组织领导、教育、管理和监督为准则,依据工作需要和党员数量,按照党员的生产、工作地和行政区划属地管理原则,合理设立基层党组织。二是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2015年投资308.45万元顺利完成26个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其中新建13个、扩建10个和维修扩建3个村。今年筹集资金120.2万元开展第二轮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其中新建8个、改扩建25个,共33个。三是抓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按照“高标准、高要求、高效率”的原则,抓好“建、管、学、用”四个环节,共建成了154个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2015年 11月,中央组织部组织局副局长、全国远程办副主任李小新一行三人到我县巴平村调研时,对我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四是全面创建“三农”服务工作站。从2015年11月起,全面创建县、乡、村三级“三农”服务工作站,组织140多个县、乡机关党支部的1500多名党员深入

农村基层开展服务“三农”活动,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建设。

(二)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坚持不懈地实施了“能人治村”、“素质提升”工程,切实把握发现、选拔、培养、管理四个环节,着力建设一支懂经营、会管理、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领头雁”队伍。一是选拔。2015年共组织村参加全区选拔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乡镇领导班子任职综合测试,有3人进入组织考察程序,有1人选拔到乡镇领导班子任职。二是培养。充分依托农村党员大培训平台,近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956期,培训农村党员群众近3万人次,培养中心农户1000户,发展农村党员致富能手5000多人,使5000多人实现就地转行就业。同时,投入10多万元编写了1万多份《南丹县农村党员大培训教材》发放到参训党员手中,使他们掌握多种种养技术,农村党员的“双带”能力不断提高。三是管理。制定下发了《南丹县村“两委”干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村两委干部管理考核机制,对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三)广泛开展丰富多彩主题活动,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活力活动。为充分发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县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需要,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活动新方式,不断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一是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把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党组织共创、机关党组织联系基层党组织共创、机关党员联系基层农村党员共创活动作为构建城乡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有效载体,建立机关党组织和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形成机关带基层、基层促机关的城乡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努力实现“机关党员受教育、基层群众得实惠、党建工

作上台阶、科学发展见成效“的目标,努力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二是开展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活动。结合创建“五个好”各村支部实际,在农村党支部中开展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工作责任制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三是开展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着力构建了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村镇等学习型组织,在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南丹科学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有效的经验。结合开展“三送三帮促三保”主题活动,创新设立“田间课堂”,把农村党员培训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大力向农民群众传授旱水稻种植、玉米薄膜覆盖技术等各类抗旱保春耕知识。四是开展创建“党支部科技致富示范基地”和“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活动。按照每年培植扶持发展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辐射能力强的致富项目的目标要求,组织农、林、水、科技等部门的技术骨干组成科技服务队,为致富示范基地和党员致富示范户提供技术咨询和辅导。

(四)建立完善制度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为进一步建立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制定了《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乡镇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党委书记述评党建工作制度》、《任期目标管理制度》、《党支部承诺为民办实事制度》、《村级班子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等,用健全完善的制度规范指导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建立日常管理机制。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的管理,大力推行“党政一肩挑”,“两推一选”、交叉任职的管理方式,注重把年纪轻、有文化、素质高、热心为村民办事的人推选到村两委班子中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建设新农村工作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建立民-主管理机制。不断深化村务公开的民

主管理,全面推进村级组织建设,实现了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依法办事的有机结合。三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制定《南丹县提高村干部待遇实施意见》,决定从2015年1月起适当提高村干部待遇,即:在职村干部工资、离任村干部养老补助金在2015年标准上人均分别增加100元/月和 60元/月,大幅度调动了村“两委”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四建立为民办办实事承诺机制。以“一支部一实事”、“一-党员一承诺”为主要内容,组织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向社会公开承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根据公开承诺的内容,细化践诺步骤,明确履诺时限,确保群众满意。五是建立考核评议机制。县规定村(社区)党(总)支部及党(总)支部书记、主任(是党员的)每半年由联系本村(社区)的乡镇三班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点评,每年底由乡镇党委书记进行点评;村(社区)其他两委党员班子成员每半年由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进行点评,每年底由联系本村的乡镇三班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点评。村官党员每半年由联系本村的乡镇三班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点评,每年底由乡镇党委书记进行点评。屯(协会)党支部及支部书记每半年由村党总支部书记进行点评,每年底由联系本村的乡镇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点评。无职党员按设岗定责制度由所属的或支部委员进行点评。

(五)坚持抓党建与抓发展相结合,全面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南丹县坚持农村基层党建为“推动经济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青水秀新南丹”的中心任务服务,把党建工作目标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大局紧密结合起来,保障和推动了中心任务的完成,把党建工作做到实处,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立足椪柑、巴平特米、长角辣椒、黄腊李、瑶鸡

养殖、烟叶等特色产业已有一定规模,产品在区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优势,把“品种调优,特色调强,效益调高”作为产业发展的中心任务。二是制定“一村一品”长远发展规划,并根据“企业+基地”、“企业+协会+农户”等模式,大力发展丹泉酒业、六龙茶厂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黄腊李协会、椪柑等行业合作服务组织,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三是按照“渠道不变、管理不乱、统筹安排”的原则,近年来共整合资金5500多万元,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工作中,进一步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三、当前南丹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一)少数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淡薄,宗旨意识弱化,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党员干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现实要求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既需要市场经济知识,又需要实用技术的武装;既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又追求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员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文化水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少数富裕起来的农民集体观念淡薄,精神生活空虚,有的甚至热衷于宗教迷信和“六-合-彩”博活动,这些都给农村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个别农村党组织书记主业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够,导致部分农村组织建设滞后。部分村党组织书记文化偏低、年龄偏高、思想落后,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得不够好。同时,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小部分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得不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同时,大多数农村优秀青年在外务工,又没有固定的地点,给党组织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在发展党员和选拔年轻后备干部时往往也只好“从矮子中选高子”,出现了党员难发展,村组干部难选的局面。

(三)村级党组织成员的工作任务重,报酬较低,缺乏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干部承担大量的工作,而所得的报酬却偏低。虽然先后两次提高了村干部的待遇,但随着物价得上涨,500多元的工资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而且当前村干部享受工资报酬的只有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委员三职,待遇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经费筹集困难,制约了农村基层工作的开展。由于集体经济相对贫困,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修桥、铺路等社会公益事业无力去办,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主要表现为:一是支部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不强。二是村集体经济薄弱,难以为群众办实事。“既要有人办事,还要有钱办事”。这一点在自然条件差,人口稀少且居住分散的村表现得尤为突出。

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着眼山区农村,创新基层组织设臵模式,大力推进农村新型党组织建设。按照党组织“进屯、入会、上链、下海”的工作思路,通过采取联合组建、挂靠联建、行业组建等方式灵活建立党组织,力争做到凡村屯中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要实现党组织组建率100%,消除党组织“空白点”,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有一个平台和主心骨。

(二)着眼人才支撑,创新基层干部人才工作机制,选拔和培养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村干部。坚持从有一定知识水平和专业特长的退伍军人和大学毕业生以及群众公认的突出人才中选拔村(社区)党组织后备干部。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与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将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工作作为一项关系村(社区)党组织生机与活力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确保入党积极分子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为村(社区)后备干部人才库输送新鲜血液。同时,有

计划地选送村(社区)后备干部参加职业和专业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并定期进行考核、考察,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干部“后继乏人”、“缺乏能人”的问题。

(三)着眼能力素质,创新培训方法,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要在抓好普遍培训的基础上突出抓好专题专项培训,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突出村党组织书记能力建设、突出农村骨干党员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建设,突出农村党员市场经济意识培养和市场经营管理能力,着重抓好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培训、农村新党员培训、农家课堂主培训、农村骨干党员创业能力培训、农村党员就业技能培训、农村经纪人培训、党员种养大户培训、农村维稳骨干培训、“农家乐”旅游经营者培训、库区移民村组织主要领导、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培训、农村妇女干部培训、贫困村党员扶贫培训等十五项专题培训。要依托党校,实行分类培训,着力提高整体素质,每年对10%的后进村50多名“两委”主要干部进行“扶型”培训;对所有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年进行“发展型”培训;对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和农村后备干部适时进行“提高型”培训;外出务工党员和下岗失业党员进行“创业型”培训;新农村建设基础好的党员干部进行“示范型”培训;先进村到桂林、百色等地进行“增压型”。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加强有关政策的学习培训,使广大党员充分认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了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掌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四)着眼团结和-谐,创新教育管理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党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骨干作用。一是建立党员发展和管理机制。要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把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各党(工)委党建目标管理考评内容。二是抓好“四议两公开”工

作机制的落实。“四议两公开”对于我们农村来讲,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缓解改善党群关系、政群关系,凝聚人心是非常好的一个机制,所以这一项工作必须要建起来。三是要重点打造党建带多建工作机制。党建带多建对于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载体,要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整体推动这方面建设。四是建立健全“三农”服务站工作机制。结合自治区和“农事村办”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全面推行“三农”服务站工作机制,进一步转变干部的工作作风,要下大力气把这一机制建立健全好。

(五)着眼创业致富,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一是抓规划。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村情民-意的基础上,积极帮助还没有制定发展规划的村理清思路,明确重点,落实措施,努力推动驻村走出一条符合实际、富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已经制定有发展规划的村,指导群众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二是抓产业。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要以强村富民为目标,引导和帮助驻村群众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林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和劳务经济等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要大力扶持对当地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或种养业大户,探索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三是抓共建。要以正在开展的“结对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积极为“城乡结对”、“村企结对”牵线搭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四是抓典型。把农村典型选好、培养好,就能够达到一人带一群,一户带一屯,一村带一乡(镇)的效果。对农村优秀人才进行登记造册,逐个筛选,多统培训、重点培养、备案管理。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其先发展,要在资金上扶持,技术

上帮助,项目上优先,政策上倾斜,信息上服务,为他们创造宽松的环境和优越的条件,使其尽快成为带头致富的典型、产业示范的典型,推广科技的典型,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六)着眼形成合力,创新党建工作制度机制,努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格局。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责任在党委、关键在领导。我们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狠抓落实。二是部门协作,齐抓共管。要在的统一领导下,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乡镇党委、村(社区)“两委”具体组织实施,县直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做到各负其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格局。三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广播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的意义和目标要求,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参与热情,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四是加强督查,确保实效。为确保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深入开展,要建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督查制度,每半年听取各乡镇党委汇报一次,不断总结经验,加以推广。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纳入各单位绩效考核内容,并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列为对各乡镇党委主要领导的考核主要内容。

乡镇2021年村级组织建设评估报告第3篇

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为落实中央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巡回检查四组在渝东北各镇、乡、村巡回检查时,就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进行了专门调研。

一、村级党组织现状

村支委一般设置实职干部3人:支部书记1人,副书记1人,文书1人。支部书记工作补贴每月只有450元左右,文书(包括副支书)只有360元左右。新形势下,我市村支两委要落实“三项制度”、计划生育政策、宣传与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要排解民忧、化解民怨,同时还要考虑全村发展规划,引领全村农民发展致富等等工作。因此,村干部工作特别繁杂,非常辛苦,但他们的收入却很低,相关保障体系也极其不完善。

二、村级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村支委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文化层次普遍偏低,能力相对偏低

有不少的老干部仅有小学文化,甚至连小学都未毕业。还有一部分村干部年龄在55岁,甚至超过60岁,行动不便,耳不聪,目不明。原因:

1.由于劳务输出,村里有文化的、能干的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去了。以前有个“993861部队”的说法,就是说常在农村的基本上是老人、妇女和孩子,现在情况是大都只有老人和孩子了。

2.村支委干部经济待遇太低,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又跟不上,导致岗位不能吸引年轻人。

(二)不少村干部“混日子”的思想严重

有的村支委班干部抓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社会管理比较有经验,但市场经济下抓发展则能力普遍偏弱,出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状况。但却认

为,我为党工作了几十年,眼看就快到点了,虽然不怎么做事,但却不愿意退下来。

自身缺乏权威和组织领导能力,对一些事关全局的问题,如村庄整治、全村的经济发展、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等问题,认识不够,研究不透,或者根本就没有心思琢磨探索。更谈不上关心后备干部的培养和锻炼,把主要精力和热情放在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缺乏远见和责任意识。

(三)制度不健全或者评估考核不逗硬

1.新形势下农村管理模式有非常大的变化,相关的配套制度有滞后之嫌。

2.虽然每个村都有规章制度。但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党内、群众和社会并举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够完善。

3.镇、乡在对村支委干部进行考评时,因为对村支委干部诸如“政治没奔头、工作没搞头、退休没想头”等一些很现实的难题也颇感无奈而手下留情,导致评估考核不逗硬。

(四)对村的经济发展无规划,思路不清晰

由于受文化层度的局限,懂科技知识,再加之地处偏僻的山村,视野不够开阔,因而不少村支两委干部很难接受新事物、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可能对本村的发展做深入的调研,就如何创新发展集体经济、整合本村资源理清思路,制订切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规划。

(五)对村级党组织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有的村干部认为抓基层组织建设是虚,抓经济建设是实。有的虽然对基层班子重要性认识明确,但缺乏理论指导与党性修养,对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学习不够,没有能力实施班子建设。

(六)阵地建设滞后,开展活动难

强化基层党建明确提出了“有人理事、有钱办事、有阵地议事、有制度管事”的保障机制。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国家财政拨款太少,农村现目前自身造血功能又非常之差,导致很多个村仍然未能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非常难于开展活动,出现虽然有人、有制度,但既无地方议事,也无钱办事的状况。

(七)部分村干部有优亲厚友、徇私舞弊的现象

一些村干部在落实惠民政策中,不能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是以公道之心主持村级事务,而是首先想到自己和亲友,在低保评定、直补面积、救灾救济等方面存在“暗箱操作”现象;还有一些村干部以自己有能力争取项目和资金为由,自己或者直接委托亲友从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拒绝接受群众监督;更有甚者,无视法律法规,贪污截留,套取国家资金,等等。正所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这些现象虽是少数,却使民怨民愤极大。

(八)缺乏有效手段解决基础设施和发展问题,满意率不高

对于村民要求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建设基础设施、解决资金“瓶颈”、培育支柱产业等呼声,村里根本无力解决,县、乡(镇)两级也无法在短时间内“面面俱到”,尽予解决。面对这类问题,虽然给予了解释说明,但群众还是不满意,觉得“问题没解决,干部没能力”。

(九)村干部待遇低、任务重,工作与生活之间存在矛盾

落实“三项制度”,全天接访、入户走访、定期反馈,高达上百项的记录事项显得过多过细,工作效率难以提高,这就要求村干部近乎“全脱产”地投入工作之中,履行职能职责。而村支两委每年仅3000元办公经费,扣除接待、党员群众会议开支,已所剩无几,村“三职”干部每年的补助也极其有限,无法靠其维持家庭生计。这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需要在政策上协调解决。

(十)相当部分乡镇指导督促不够

相当部分乡镇,尤其是乡镇党委书记只重视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党建和“三项制度”等“软指标”则认为是“花架子”,费力不讨好,党建“主业”意识不足,依然没有认识到落实“三项制度”是夯实基层组织、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根本性举措。这类乡镇常常是停留于文件贯彻文件、会议贯彻会议,驻村干部亦习惯于电话“遥控指挥”,不深入农户,不亲身实践,不带头示范,对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闻不问,不指导,不督促。对存在的问题,即使知道,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敷衍塞责。

三、对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班子选拔,强化有人理事

针对农村党员发展难、村干部选拔难、新农村建设缺人才的问题,要在严格选任标准的基础上,创新选拔机制,拓宽选任渠道,培养后备力量,选优配强村支两委班子。

1.严格选任标准,创新选拔机制

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村支委干部首先应该党性强、作风正,其次还应该是带头致富的能人。选拔的人要有围绕全村经济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全村经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要严格选任标准,加大公推直选和村干部跨村任职力度。如奉节县在选拔干部时,除注重政治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外,要求村支部书记必须达到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年龄40岁左右;村两委班子中必须配有l至2名35岁左右、高中(中专)文化程度以上的青年干部,以此改善村级班子的整体结构。巫溪县针对少数村存在的村支两委班子不团结、村社干部作风不实、存在腐-败现象、财务管理不善、村务公开不落实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清理整顿,共清理整顿“难点村”11个,严格标准,选准配强村,强化了领导班子建设。

要创新选拔机制,立足选用管激,强化村级班子建设。如城口县实行 “一推三选”制度,建立农村乡土人才库,为新农村建设聚集人才。一推即召开户主会议 “海推”优秀村民,在乡镇、村范围内张榜公布、宣传表彰。三选即选入党积极分子、选村级后备干部、选乡土人才,聘请名誉村官。通过一推三选的方式,188个行政村共推荐优秀村民2151人,从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839人、村级后备干部698人、农村乡土人才1362人,聘请名誉村官232名。奉节县有1930名农村年轻致富能人被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772名党员被培养成了致富能人,456名致富能人党员被充实到村干部或后备干部队伍,保证了每个村有1至2名后备干部的储备。巫山县完善“两推一选”制度,25个乡镇的17个村党支部实行了村公推直选,两坪乡朝元村从产业发展较好的石龙村公选了一名党员担任村支部书记,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2.拓宽选任渠道,培养后备力量

(1)打破身份、行业、地域界限,从带头创业致富能力强的返乡务工优秀青年、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中选拔群众威望高优秀党员担任村干部。如巫山县当阳乡6个行政村中有22名致富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占“两委”班子职数的91%。全乡“四职”干部平均年龄在34.2岁,四十岁以下的干部18人,占四职干部的75%。

(2)从县级部门、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物色政治可靠、上进心强的青年干部,选派到村担任党建指导员,加强对党建的指导。如巫山县建立以城补乡的基层干部人才选用机制。认真实施“三万行动”,选派了308名机关干部驻村(其中县级机关干部51名)、230名专业技术人员支农支教支医、155名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并配套出台了《巫山县驻村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巫山县“三支”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巫山县大学生到村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和《巫山县大学生到村工作考核办法》,按照每人每月300元标准,县财政预算110万元,对驻村干部进行差旅费和伙食补贴。

(二)加强干部培训,强化有力办事

注重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建立村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村支两委干部虽然不需要太高深的专业知识,但要真正适合农村工作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同志。此外,由于惠民政策的调整变化,农业知识的不断更新等原因,需要对村支委干部定期进行专门的培训。

1.派出去不如请进来。由于每个镇、乡都涉及几十名甚至上百名村支两委干部,如果采用派出去的办法,不管是经费还是人力都不现实,因而请进来是比较科学的方法。建议、组织部定期进行专题调研后,再根据调研情况选派教师到各镇、乡集中对村支两委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加强乡镇党校的作用,最好配备一名专职教师。培训的理论性不能太强,应该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将培训内容通俗化、本土化。要针对广大的村支委干部最需要掌握的相关政策知识与技术技能培训,让他们能够马上学以致用。

3.加强对村官的培养。现在的村官,由于在村工作时间太短,可能使村里百姓和他们自己都会产生一种临时的感觉。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融入村这个集体,

广大村民也不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从心里将他们接纳。因此,对村官培养目标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将他们的未来预先基本定位了,才能使培养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干部待遇,强化激励保障

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在基层。抓基础、打基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要求。因此,对那些责任心不强、不作为的村支委干部一定要严肃处理,对软弱涣散、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的村级党组织一定要加强整顿。但是,提高-干部待遇,在身份不改、户口不变的前提下,怎么让他们不为生计忧愁,有精力办事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我们曾问过村干部,多少补贴比较合适,他们认为现在每月1200元左右比较合适。这样至少可以让他们有底气管事,有精力办事,通过努力为党工作能够做到养家糊口。

要解决好村支委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要探索建立村支委干部医疗、养老保险等保障机制。将村支委干部的相关待遇问题不仅仅纳入县财政预算,还应该纳入市(或中央)财政预算,统筹考虑。

此外,可以探索建立优秀村支委干部选拔任用,享受公务员待遇的激励导向机制。对个别特别优秀,对村级党组织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村支委干部,不能做好做差一个样,应该让他们有机会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

(四)加强阵地建设,强化有地议事

1.加大对村级党组织阵地建设的投入,采用多种形式配足、配齐相关设施设备,至少让村支委干部有地方议事和办事。

2.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拨发经费,不能在阵地建设投入上搞一刀切。比如四五千人的大村与只有一千人左右的小村,或地处平坦与地处山区,仅仅在修村委会院坝这一件事情上,经费的使用就会有非常大的差异。

(五)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考核

1.建立健全村“两委”工作制度,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即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

开、实施结果公开。建立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村干部实绩考评办法,将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的选拔奖惩挂钩。

2.村一级设立纪检员,聘请大学生村官担任纪检监督小组组长,加大监督力度,避免村干部管理出现“真空”。

3.明确落实责任到人。乡、镇在进行考评时要严格按照量化考核制度,公平、公正地对村支委干部进行考核评估。要严格考核制度,对软弱涣散的村级党组织要立即进行整顿,必须做到能上能下。以切实增强其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4.在制订相关制度时,要充分考虑村支委干部的待遇很低,而且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现状,制订村支委干部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切实可行的考评制度或量化考核管理办法。

(六)加强城乡对接,强化结对帮扶

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巡回检查过程中,我们调研发现,开展机关党组织与村级党组织的结对帮扶活动对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举措。通过“一帮一”、“ 一帮多”等各种形式,让城区机关去帮助和扶持农村脱贫致富。当然,在调研中也发现,有的城区机关党组织虽然与村签订了相关协议,但只是走走过场,并没有真正尽到帮与扶的责任。因此,建议探索建立包括对城区机关党组织考评在内的城乡帮扶结对长效机制。

【乡镇2021年村级组织建设评估报告】相关的文章

网站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