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讲话稿 > 工作报告 > 在全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正文
在全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1-02-27 17:13:12

工作报告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在全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希望能对您的工作、学习、生活有帮助,欢迎阅读参考!

在全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第1篇

同志们:

根据这次会议的总体安排,结合县委、县政府研究的精神,我就全县农业农村工作,集中讲两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搞好农业农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04年是我县实施“双倍”计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在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双重夹击下,全县农业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奋力拼搏,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大力发展产业经济、劳务经济、品牌经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县实现一产增加值16.8亿元,增长27%;农民人均纯收入4474元,增长12%。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业经济各项指标增幅较高。继续按照“调优种植业、调强畜牧业、调大林果业、调活水产业”的要求,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种植业增产增收。全县种粮面积124.73万亩,粮食总产56.02万吨,实现产值13.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8%、20.4%和5.7%,人均增收69.43元。畜牧业保持增长态势。面对上半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不利影响,坚持一手抓防治,一手抓发展,出笼家禽1367.3万只,出栏生猪42.54万头、羊20.75万只、肉兔18.65万只,分别增长37%、2.3%、6%和10%。实现产值10.1亿元,增长16.1%,人均增收114.91元。水产业稳步发展。全县水产养殖面积18.9万亩,产值10.4亿元,增长14.3%,农民人均增收52.3元。林业经济不断壮大。成片造林1.72万亩,完善农田林网31.6万亩,栽植林木318万株,完成育林苗2800亩,果品产量2万吨。

2、农业项目推进扎实有力,农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坚持以工业思维办农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各镇、农口各部门及有关龙头企业赴XX、上海、浙江等地招商引资,洽谈农业项目52个,实施农业加工项目17个;申报农业专项28个,其中到位17个,引进专项资金3138万元。目前,全县农业在建项目36个,其中农产品加工项目13个,种养项目23个,总投资4.6亿元,投资额500万元以上项目8个。加大龙头企业培植力度,培育壮大了一批生产带动型、加工拉动型、营销推动型龙头企业。全县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加工企业10家。恒通食品公司、今日草业公司被评为全国中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和省30强重点出口龙头企业,近湖羽丰父母代种鸡场是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种鸡场。全县新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5个,恒济水产协会被评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单位”,冈西草鸡协会跨入省级农业产业化专业协会行列。农业标准化工作有了新的提高。一年来,全县通过论证的无公害粮油、水产品、畜禽产品基地达23个,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品牌3个,绿色食品品牌7个。

3、农村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有了新突破,农民工资性收入进一步提高。把劳动力培训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工程来抓,大力拓展国内外劳务合作空间,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全年共提供就业岗位52500余个,新输出农村劳动力17943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20%,其中对口地区劳务输出2126人,向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科威特、阿尔及利亚等地外派劳务3006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达55%。全县职业技能培训机构23家,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86期,共培训农村劳动力3.1万人。先后举办了农村特困户子女专业技能培训班、农民就业知识培训班。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要求,抓住小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全民创业等发展机遇,先后向农业龙头企业、建筑业、纺织制造业、机械加工业和节能灯具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32631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31%。农村劳动力的大幅度转移,提高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去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已达34%。同时,组织县内部分企业到安徽、湖北等地招工,取得了明显成效。

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巩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立足防洪保安,积极疏浚河道,全力推进圩堤达标工程建设。疏浚河道371条526公里,工程土方602万立方米,开展高标准圩堤建设,加修圩堤275公里,工程土方298万立方米,新建、拆建、修建水利设施近200座。以推广水稻机插秧为重点,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县新增各类农机具300多台(套),其中水稻插秧机50台,推广机插秧3.61万亩,在去年全县遭受水稻条纹叶枯病严重灾害的情况下,机插秧经受住了考验,为全县粮食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对全县基本农田进行核查、登记和公示,明确保护责任人,共落实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8313.5公顷,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全县2004年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已通过省级验收,新增耕地17亩。多方争取农业投入,全面完成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已争取到2个省级多种经营龙头项目和1个部级水产养殖项目,财政投资600万元,目前已完成总量的80%。争取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投资756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9万亩。加强气象预测预报工作,做好春耕、夏收、防洪防汛等重要时期的气象服务。

5、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各项社会事业平稳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农业税调减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取消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减轻农民负担2883万元。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三项资金共1450万元。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完善村账镇管制度,普及村级财务电算化管理,积极化解村级债务,规范涉农收费行为,坚决杜绝乱收费现象,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行“民主管理、限额收取、上级审批、定向使用”,杜绝了涉农负担案件的发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强化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管理。积极开展土地流转试点,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土地流转市场。全面开展征地补偿费清欠工作。采取各种措施,多方筹措资金,保证被征地农民补偿到位。农技农经服务体系改革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2004年,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这是政策好、市场活、人努力、天帮忙等多种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决不能因为去年形势好就头脑发热、盲目乐观。对当前农业的生产能力、农民的富裕程度和农村的发展水平切不可估计过高。要清醒地看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带动力强的农业规模项目并没有大的飞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明显扭转,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状况并没有彻底改变,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完全消除。因此,今年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依然很大,继续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任务十分艰巨。

农业作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中央提出的“两个趋向”重要论断,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切实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今年出台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27条政策性意见,这是我们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纲。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大农业税免征减征力度,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进步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产粮大县的财政支持力度。省、市也将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和措施。尤其是今年全省免征农业税,必将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些政策机遇,不失时机、千方百计抓好“三农”工作,争取新的突破。特别是在全民创业的大背景下,如何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发掘自身优势,自主择业,自主创业,自主增收,实现农村经济的较快增长,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精心谋划,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总之,各级党政组织要充分认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一以贯之地落实好党的惠农政策,探索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登上新台阶。

二、咬定目标,硬化措施,全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突破

2005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县委扩大会议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三农”工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围绕“三个增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村劳动力输出的专业技能、增强农技农经服务体系的动力和活力),抓好“六大重点”(农业项目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输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农业总产值40.5亿元,增长8%;实现一产增加值18.25亿元,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4830元,增长8%;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人。

围绕上述目标要求,今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以项目推进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块状经济。

目前,我县农业仍属于传统的生产型、单一结构的低效型农业,只有不断优化产业、产品和布局结构,实现加工型、多元结构型农业的转变,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大力引进外来资本、民间资本和国家资金来开发农业,发展大型农业龙头生产加工项目,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是我县农业经济大发展、农民收入大提高、农村面貌大改变的根本所在。各镇、各有关部门要把农业项目引进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作为全年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紧抓好。

在项目定位上,要根据我县的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准确定位,明确方向,有针对性地到民资、外资比较集中、活跃的地方去招商;要转变观念,创新方法,高点规划,精心包装,用最富有特色、资源相对丰富、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农产品去引商;用最大的真诚、最好的服务和最优的环境去安商。各镇、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去年三次集中农业招商的成果,突出抓好意向项目促签约,签约项目促开工,在建项目促竣工,竣工项目促投产,投产项目抓效益。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一档镇及农口部门要各新上1个投入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二档镇各新上1个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三档镇各新上1个投入2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确保全年实施投入2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40个,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全县10家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3.3亿元,利税2800万元。

在产业导向上,要鼓励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升层次,扩展规模;引导外来资本投向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优势产业和品牌产品。重点抓好林木板材、特水产品、畜禽产品、蔬菜、粮食等深加工项目培植,精心规划实施方圆禽业、恒通果蔬、红梅乳业、东泰木业、华德米业等一批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做强做大。围绕发展龙头企业,着力培壮粮食蔬菜生产加工、特水畜禽养殖加工及林木业等优势主导产业,进而形成西部沿荡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中部内圩高效农业、无公害农业,东部沿岗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全县农业块状经济区域特色,使全县农业产业、产品和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特色进一步彰显,效益进一步放大,从而实现我县传统低效型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的升级换代。同时,要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农业产业扶持政策,组织项目攻关,争取国家财政更多的资金支持。

2、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

转移一个农民,可以致富一个家庭;转移一批农民,可以激活一方经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成本最低、风险最小、效益最好的途径之一。各镇、各有关部门要抓住国家和省市出台的相关政策机遇,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作为一项重要的富民工程、实事工程来抓好。要按照全民创业的要求,组织广大农民群众走出来干起来,走出去富起来,走回来办起来,走进走出带起来,不断拓展致富途径。要着力提升劳动力培训输出的层次。我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比例虽然较高,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转移输出空间仍然较大。据初步统计,全县尚有近10万农村劳动力赋闲在家。已转移的劳动力中,许多人并无一技之长,只能在外从事低级的体力劳动,报酬极低。我们要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以“培优”、“培特”为方向,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全县计划进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0万人,其中定向技能培训3万人。在内容上更加突出实用性,在形式上更加突出灵活性,在体制上整合系统资源,力争逐步使每个劳务输出人员至少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和技能,使他们逐步由体力型向智力型、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不断提高他们的岗位竞争力和劳动含金量。要多途径促进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一是开展普训,增加培训覆盖面。由县劳动部门牵头,各镇人力资源中心组织人力,逐村逐户,对未转移劳动力进行造册登记,由培训部门组织师资力量负责技术培训。二是开展订单培训,提高培训输出的层次。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大,许多企业主动与培训部门联合,组建培训输出基地。实施订单专项培训,使培训更加对口,就业更有保证,劳务收入更加稳定。三是鼓励“凤还巢”,实现良性循环。各镇要组织对在外务工、经商人员逐一登记筛选,将有技术、有经济实力的人员一一排出来,明确专人加强沟通联络,提供优惠待遇,鼓励他们带着资金、技术回乡创业,支持家乡建设,带领群众共同富裕,在“走进走出”的过程中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

3、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活化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外连市场、内连企业、下连农户,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形成“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市场紧紧联结在一起。近年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有了较大进展,恒济水产协会、盐阜草鸡协会分别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单位,出现了10多个以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为依托组建的专业协会。我们要乘风乘势,鼓励发展,规范运作,充分发挥其纽带桥梁作用。一要抓发展。今年国家对农业的扶持重点将转向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要抓住这个政策的机遇,在全县范围内鼓励、扶持龙头企业、农技组织和种养大户牵头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带领农民跑市场、闯“码头”。县委农工办要迅速制订规划,各镇及相关部门也要明确目标,每个镇和各优势主导产业都要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全县要新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6个以上。二要抓规范。在组织机构上,将成立县农产品产销合作联社,设立专门机构,建立专门班子,对外开展合作,对内指导服务。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己的经营组织,坚持“自愿、自由、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在分配方式上,建立“二次返利”制度,所有成员按交易量的大小,不但可以获得收购利润,还可以获得加工、储运和销售环节赚取的利润,确保农民利益的最大化。三要抓培训。大力培训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他们驾驭市场的能力;让头脑灵活、市场经验丰富、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村能人来担当农产品走向市场的领路人。全年新增农民经纪人2000人以上。

4、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机制创新,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一是深化土地使用和流转制度改革。严格按照《农业法》和《土地承包法》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有效制止非法占用耕地的行为;加强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引导和规范化管理,坚持用市场化手段,推进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有序流转,鼓励农村富余土地向种养大户流转聚集,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制订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并选择试点,稳妥推进,保证失地农民“少有所助、青有所望、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故有所恤,困难有救济、生活有保障”,让农民从土地增值中获得长远利益,依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是深化农村财务制度改革。在继续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行财务管理电算化,实行县镇联网,形成“横向同步管理、纵向连贯监督”的良性机制,使村级财务记帐更加及时、准确,监管更加到位。进一步完善村公益事业资金的收支管理,严格实行村公益事业资金收支预决算制度。同时,要积极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新举措、新办法,继续坚持“三优先一加强一禁止”,即优先化解涉农债务,优先化解有息债务,优先化解税费改革后新增债务;加强对“无债村”和“债务大村”的监管,“无债村”主要干部的报酬可以上浮10%作为奖励,“债务大村”主要干部的报酬则下浮10%,并制订严格的化解债务规划,限期化解;严禁发生新的村级债务,谁发生谁负责,谁借债谁偿还。县委农工办要拿出详细规划,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完成全年化解村级债务3000万元目标。

三是深化农技农经队伍改革。要坚持公益性和经营性分开的原则,过细工作,尽快把改革推进到位,使农技农经人员定岗定位,真正发挥其服务职能。同时,鼓励分流人员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大胆创新创业,积极参与和领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四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严格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在确保义务教育正常经费需要,确保基层组织正常运转的基础上,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真正实现还利于民。

5、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生产条件的改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生产条件落后是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我县农村普遍底子薄、条件差,与发达地区相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差距十分明显。各镇、各部门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努力促进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一是继续加强水利建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2005年,全县要完成水利总土方600万方,其中加修加固圩堤111公里125万方,疏浚大中小沟河2条396公里257万方,完善农田沟渠水利建设和机耕道路建设土方200万方。建造小沟级以上配套建筑物250座,其中中沟以上配套物圩口闸30座、排涝站20座、防渗渠20公里。二是继续推进农业机械化。重点实施水稻种植机械化跨越工程,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全年新增插秧机械150台套,插秧机保有量超过360台,机插面积达10万亩以上。进一步提高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三是继续搞好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立足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建设优质粮食基地、饲料基地、蔬菜基地。全县改造中低产田2万亩,建设吨粮田1.5万亩,新增旱涝保收农田1.5万亩。四是继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妥善处理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与保护耕地的关系,加大土地复垦开发力度,保护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绿色造林和农田林网建设,为建设高标准农田营造良好的生态屏障。进一步加强气象工作,提高预报准确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要着力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另一方面,尝试通过市场化手段,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拓展筹资渠道,鼓励农户、联户和其他社会力量,鼓励民资、外资共同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我们一定要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全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第2篇

同志们:

在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会议,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县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全面回顾总结去年全县农业农村、城市建设与管理、集镇及中心村建设、绿化造林及城镇绿化、建筑业、服务业、文明创建、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各项任务,动员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群,为进一步加快全县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双倍”目标的早日实现而努力奋斗。刚才,季书记、符书记、苏书记、张县长分别就有关工作作了报告,有关部门作了发言,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大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提出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全面发展。统筹兼顾城市与农村,在推动城市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建立健全以城带乡机制,优化各种社会资源在城乡间的配置,带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城乡的产业发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规划建设,促进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形成农村支撑城市、城市促进农村的生态环境优化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促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的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的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让所有农民共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带来的利益。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无论是对于推动城乡经济持续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实现全社会文明进步和长治久安,还是对于促进整个县域经济倍增发展,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既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课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既是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略,也是推进城市乃至全局工作的根本大计;既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途径。

过去的一年,全县上下围绕“双倍”目标,高度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和各有关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使我县农业农村、城市建设、三产建筑、文明创建、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新的一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仍然是我们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必须适应当前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规划,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镇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在大力发展工业主体经济,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同时,紧紧把握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1、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谈不上城乡协调发展,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我们不能因为强调工业主体经济就放松“三农”工作,不能因为全面免征农业税就忽视“三农”问题。如果“三农”工作搞不好,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就无法得到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将成为空谈。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提高土地产出和资源利用、农产品加工转化和市场开拓、农业综合支持和服务等方面的能力。我们要认真落实文件精神,跳出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思维方式,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以项目推进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以全民创业推进农村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实现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目标。要高强度实施农业项目招商引资。组织各镇和有关部门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开展农业项目招商,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培植2—3个投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年内要新增1—2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要研究国家、省、市有关扶持农业的政策措施,加强与上级部门联系、沟通,有针对地包装项目,争取专项资金,嫁接农业产业化项目。要大力度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富裕农民,必先减少农民。要多渠道搞好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用1—2年时间,使全县农村劳动力轮训一遍。要在满足县内企业用工的同时,多层次组织对外劳务输出,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要全力打造农业品牌。在畜牧业上,要叫响方圆禽业公司“盐阜”牌草鸡品牌,争创省、市名牌产品。在种植业上,要积极扩大“建麦1号”饼干小麦种植面积,强化市场运作,

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同时要精心包装,认真运作,努力形成建湖自己的绿色大米品牌,为农民争取更多的实惠。在水产业上,要认真研究,积极谋划,加大九龙口螃蟹的宣传推介和包装力度,使其成为苏北地区的知名品牌。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闸站桥涵等水利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全面提高整体防洪能力。继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突出抓好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嫁接农业产业化项目,改造中低产田。加快林业发展步伐,重点实施平原绿化、绿色通道等林业生态工程,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强化灾害性、关键时期天气预警预报服务。要高度重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加快土地流转,进一步完善二轮承包工作,引导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要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大力发展村级经济,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增加村级积累。要引入市场化手段,加快水利设施和林权制度改革,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的“双赢”。积极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新举措、新方法,确保上年新增债务全部化解,无新增债务的化解10%。要按照“民办、民管、民收益”的要求,多层次、多门类、多成份、多形式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配强“领头雁”,加大“三项资金”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村级正常运转。

在全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第3篇

我们一起到成都去学习考察城乡统筹,一路走一路感叹,成都作为国家级的城乡统筹实验区,经过八年艰苦的努力,形成了一个好的发展模式,使成都的百姓分享了发展的成果。从成都回来以后,几次研究城乡统筹,我们在加深对成都经验的研究、在加深对我们自己试点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工作思路。

  益阳的工作就是要围绕“一二三四”的总体战略部署安排。“一”是一条主线,即“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益阳”,“二”是园区会战和交通会战两大会战,“三”是三个“第一”的原则,即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抓手、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第一推动力、群众的满意度为第一标准,“四”是四大战略,即工业强市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城乡统筹战略。城乡统筹战略是市委在下半年特别是在党代会以后布置推进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这次发放的材料要认真学习,其中有3个国家部委今年下发的文件,都是关于确权认证的内容。这次部署的确权认证跟以前的确权认证有很大不同。成都在推进城乡统筹中,感觉关键问题就是确权认证不到位,没法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因此,他们率先进行了永久产权的改革。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鱼鳞图”就是在土地永久确权认证中老百姓自愿按的手印,真正做到了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里面讲到的“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成都的模式和做法得到了中央的肯定。现在益阳的城乡居民收入按可比口径计算将近3:1,如果我们不能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那么五年之后、十五年之后,我们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例可能会拉大到4:1。现在的产权特别是土地产权在城乡不一样,这是导致城乡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城市的产权基本已经市场化,但农村的产权状况还停留在30年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很难与市场对接。目前各级政府财政总收入占国家GDP总量不到20%,GDP有80%以上财富在民营企业家和个人手里,国家财政没有足够的钱投给农村;而且光靠国家项目投资是搞不好城乡统筹的,2012年的国家涉农财政预算是10804亿元,2011年是9740亿元,增加了大概20%,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逐步拉大;国家不管向农村投多少钱,民间资本不愿跟进,农村永远是投资不足。成都的土地产权制度一变,实行产权明细化,土地主人即使外出打工了,土地也可以拿去交易所交易,买家购买了土地经营权就会进来投资,这样城市的资金就往农村来了。沅江市草尾镇的土地信托流转就是这样的。艾青的大蒜种植基地在土地信托流转之前不敢安装喷灌,因为其土地是跟农民散户租用的,土地随时都可能被收回去,实行土地信托流转之后,大大增强了投资信心。城乡统筹的工作涉及到很多制度创新,每项创新都是新时期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真正加速农村改革、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大家要按照市委下发的十七号文件精神,把益阳要抓的具体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一、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切实更新观念

  统筹城乡发展的本质就是,城市要发展,农村要发展,更关键的是农村要更快发展,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很多人认为搞城乡统筹,就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这适用于国家宏观管理层面,对我们来说,地方财政是没办法实行惠农强农财政政策的,我们主要是执行国家的惠民强农政策。益阳今年的财政收入是60亿元,财政支出有130亿元,多出来的70亿元,就是来自中央的转移支付的国家层面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既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战斗号令,又是益阳加快发展的大局,望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当前,要推动这项工作全面开展,必须转变三种模糊思想:一是“小题大作”的思想;二是畏惧困难的思想;三是等待观望的思想。我们传统的思维认为城乡统筹可抓可不抓,只要把工业搞上去了,城乡居民收入自然就会上去,城乡面貌自然就会改善。现在看来这是不对的。最近,广东汕尾出了个乌坎事件,很典型,它就是只注重抓工业、抓城市,不能及时提升老百姓对各级党委政府的认同度和满意度,所以就出了问题。有些人认为城乡统筹麻烦事太多,有畏难情绪。实际上,只要我们把握规律性、突出创新性,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成都的成功就是典型案例。有些人喜欢等待观望,总认为上面会出政策,不用地方自己去探索。实践证明,益阳要达到城乡统筹的高水平,光靠等待、吃平均口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更何况抓城乡统筹对地方经济发展是一个重大契机,必须主动作为。土地流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牛鼻子,土地流转解决了,规模化、机械化、品牌化等一系问题都解决了。现在看来,凡是重视土地流转的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繁荣,人民群众满意;凡是思想停留在误区,固守过去传统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就会感到束手无策、无所作为。这次我到安化江南镇调研,走访了一个村支书,问如果这次确权认证以后,土地成为永久产权,你同不同意,他说当然同意;我又问,如果这次确权认证以后,今后外面的姑娘嫁入你们村却没有田地分,有没有意见,他说我现在就不分给她,她在别的地方已经分了,我为什么还要分给她;我再问,如果你嫁女出村以及村里五保户死了,土地也不能收回集体进行再分配了,只能按照物权法规定,归继承人所有,你会不会有意见,他说我现在就是这么做的。这说明土地确权认证是有群众基础的。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问题,那就是一直到现在还没有转变观念,总认为一家一户的土地都是农民自己的事,不要去干预,实际上,我们越不干预就越有问题。新一轮的合作化要怎么干,决不能剥夺农民,而是要在充分尊重农民的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永远不变以及利益不受损失的情况下,采取合适的方式来铺开,这就是益阳搞的土地信托流转。现在又出现了农民集中居住的问题,有两千户农户自愿要求集中居住,对此我们党委政府必须积极加以领导。对于做好统筹城乡发展这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工作,我们要看得高一点、远一点,推动快一点、力度大一点。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以开放的思想、改革的胆略、创新的办法来加速推进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让益阳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得到更大的实惠。

  二、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明确基本模式

  这次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意见》,学习借鉴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做法和经验,提出的基本模式是:“三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六一体”(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市场体制、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四基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农村土地综合治理等四大基础工程)。这一基本模式是符合益阳实际的,是我们认准了的统筹城乡发展道路,对此绝不能左顾右盼、瞻前顾后,必须坚定不移地抓下去。我们在参观成都以后得出结论,成都模式就是国家模式,这种模式有一种很强的内在逻辑关系。“三集中”之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是最关键的集中,如果实现不了这个集中,农民就不可能离开土地,工业也不可能向集中发展。高新区东部工业园这几年创新方式,把农民的利益与城市居民以及政府的利益兼顾起来,使园区快速发展。“六一体”中的城乡规划一体是市里面正在抓的,城乡产业发展只要规模经营以后,市场规律的分工就会产生,城乡产业融合就会加快。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施清洁工程,益阳市早就部署了在城市创卫,在农村搞清洁工程,成效非常明显。城乡管理体制方面,我们马上要把水利局改为水务局,只要跟水有关的,都归他们管理,这就是城乡管理体制的理顺。“四基础”中,没有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很多东西就会做不到,农村新型基层治机制建设方面,我们明确提出了村要分成四大块,除了村支两委,还加上村民自治委员会,财务管理委员会,这两个委员会在村支两委以外还要能独立行使职权,促进农村民主管理。

  三、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成都干了8年,他们说至少还要12年才能做到位。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扎实推进。对全市工作而言,因地制宜有两层含义:一是结合益阳实际情况,全市的工作重点要从规划引导、确权颁证、土地信托流转、农民集中居住、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等七项具体工作起步,以此作为全市各区县(市)都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这几项工作明年要正式启动。规划方面,最近,市委通过了一个关于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的文件,明确了按财政管理权限,土地出让金的3%要拿出来搞规划。各区县(市)要认真落实这一要求,切实保障城乡规划的工作经费;市里也要拿出一部分钱,对农村综合规划搞得好的地方给予奖励。确权颁证方面,明年每个县要有一个乡镇试点。安化就在梅城试点,这也是市里的观察点,市里另外一个试点放在南县,力争确权颁证工作三年到位。土地信托流转方面,凡是采取规范的草尾模式开展土地信托流转,则农民满意、企业满意;凡是学草尾模式只学到“形”,没学到其“神”的,不能担保今后不出问题。农民集中居住方面,未来五年,每个县要有两个村搞农民集中居住,按成都的模式走通宅基地置换,把机制建立起来。老百姓集中居住后,多出来的宅基地可以作为建设用地指标交给国土部门,国土部门拿着这些农村建设用地指标与城市用地指标置换。之所以现在提出农民集中居住的问题,原因有二条:第一,是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会上强调农民集中居住的问题要提前搞,而且,省国土资源厅已明确要拿出一笔钱来鼓励各个地方的试点。第二,是我们的责任所在。农村居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责任。如果农村还是一家一户分散居住的话,政府将要投入多于城市5倍以上的资金才能使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公共服务。只有积极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才能加速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就是要全面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把“四有两无”标准建设到位,这样农村基础设施就能达到城里的档次。新型基层治理方面,就是要将村支两委变成“四委”,独立运行,相互监督。最近市里针对村级财务公开出台了一个文件,明确村级财务公开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是个政治问题。村级换届选举中反映的问题主要来源于村级财务不公开。要切实提升村级班子管理水平和财务管理水平,以此全面提升农村民主管理水平。二是鼓励和激励全市各区县(市)都要围绕“三集中”、“六一体”、“四基础”,选准重点,积极推进,率先突破,为全市提供经验。市里认为土地信托流转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是很好的模式。沅江的经验、沅江市委市政府敢于创新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今后我们去区县(市)听取城乡统筹经验,除了听“规定动作”外,也要听“自选动作”,县乡都要鼓励创新。这样,在城乡统筹大的框架内,各个地方围绕着激活农业生产活力,抓好农村治理创新,形成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四、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必须狠抓落实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牵动全局的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实效实绩,狠抓工作落实。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市里成立了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市统筹城乡发展办公室,现暂与市委农村部合署办公,负责统筹城乡发展的决策、指导、组织、协调和督导,协调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工作。如果工作需要,市统筹城乡发展办公室还将单独设立。各区县(市)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和专门班子。市县乡三级的党委书记要亲自抓、主要行政领导要协助抓、其他领导要配合抓,将这项工作真正当作一把手工程,扎实推进。

  二是要实行部门联动。进一步完善市直部门统筹城乡发展职能,重点强化涉农职能设置,根据统筹城乡发展战略部署,结合各自职能,对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认真组织实施。比如,规划部门要出台制定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的指导性意见;发改部门要将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积极争取统筹城乡发展的各类项目;财政部门要建立与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加快资金整合,加大对基层运转的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国土部门要认真解决镇村(社区)建设中的土地问题,组织做好确权颁证工作,大力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水利部门要切实做好水利规划、建设和水资源管理工作;交通部门要大力实施农村通畅工程,推进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人社部门要加快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切实增强大局观念,加强协调配合,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合力。市县两级党委也要积极主动地抓好部门协调,让各部门的积极性上升为市县两级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是要迅速抓紧部署工作,加快工作节奏。各区县(市)都要认真组织党委常委会专题学习传达贯彻会议精神,提出工作意见,并结合各地即将召开的年度经济工作会议,将统筹城乡发展的七项“规定动作”迅速部署到基层。市委鼓励和支持各区县(市)在确保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推出新的创新动作。

  四是要强化考核督查。要把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纳入对区县(市)和市直部门年度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充分运用考评结果,把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落实情况与领导班子和干部考评结合起来,实现奖优罚劣。市统筹办和市委、市政府“两办”要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各级干部都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集中精力抓好工作落实。

【在全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相关的文章

网站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