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作文资料 > 大学作文1 > 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试论民间文学的特性正文
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试论民间文学的特性

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试论民间文学的特性

更新时间:2014-07-02

大学作文1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试论民间文学的特性》,希望能对您的工作、学习、生活有帮助,欢迎阅读参考!

 

写 作 提 纲

一、民间文学在内容方面的特征

1、文学作品的内容属性。

2、文学作品的人民性。

3、民间文学人民性的表现。

二、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方式上的特点

1、口头性。

2、变异性。

3、传承性。

4、集体性

三、民间文学的立体性特点

1、民间文学同作家书面文学不同。

2、民间文学的表演性使它形成多面的立体。

3、民间文学即兴创作的特点形成一种立体性。

4、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实用性构成民间文学的立体性。

5、民间文学的内容多方面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有多种科学价值,是立体的。

6、从民间文学的流传途径看,民间文学是立体的。

 

 

 

 

 

 

 

 

 

 

 

 

 

试论民间文学的特性

 

            ­         ——庄琼

 

内容摘要:

民间文学指广大人民用自己最熟悉的传统民间形式创作和流传的文学作品,具有人民性和口头性、流传变异性、集体性、立体性等特征。本文主要研究了民间文学在内容方面的特征,即好的:人性、(历史)进步性、先进性、阶级性、人民性。不好的:局限性、反动性、保守性、落后性、腐朽性;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方式上的特点,即人们通常概括的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四性;民间文学的立体性特点,即在民间文学的调查搜集实践与研究工作的实践中提出来的,指民间文学承载形式的立体性。

 

关键词:文学    民间文学   基本特性

 

民间文学属于文学的一个特殊类别,是与作家文学、通俗文学相并行的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流传,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民间文学指广大人民用自己最熟悉的传统民间形式创作和流传的文学作品,具有直接人民性和口头性、流传变异性、集体性、立体性等特征。它只是俗文学、大众文学、群众文艺中的一部分,其主要标志有二:第一,民间文学必须是劳动人民自己的文学创作,具有直接的人民性。第二,民间文学还必须是用人民自己最熟悉的传统民间形式创作和流传的文学作品。它是一种文学作品,是一种特有的文艺现象。本文通过对我国一些民间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民间文学的一些基本特性。

一、民间文学在内容方面的特征

1、文学作品的内容属性有哪些?文学作品的内容属性就是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性。通常有这些:好的:人性、(历史)进步性、先进性、阶级性、人民性。不好的:局限性、反动性、保守性、落后性、腐朽性。这些是受作家的阶级地位、世界观等方面因素制约的。

2、文学作品的人民性

文学人民性的本原意义是指文学艺术与劳动人民的关系问题。这是由前苏联引进的一个概念。

其人民性就是文学作品对人民大众的生活、思想、情感、愿望的反映。直接人民性是指民间文学能直接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表现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

50年代初的《苏联大百科全书》:“艺术上的人民性是艺术和人民的联系,人民大众的生活在艺术上的反映,劳动者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在艺术上的表现。”

别林斯基:“在我们这个时代,人民性成了文学的首要优点和诗人的最高任务。现在称呼某一诗人为‘人民的’即等于对他的颂扬。”别林斯基给与文学的人民性以极高的评价:“谁是天才,谁就是真正的诗人,他不可能不是人民的。”别林斯基第一次把文学的人民性提到美学的重要地位。

文学作品的人民性是决定作品成就大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文学作品的人民性问题,是一个历史范畴问题。不同社会形态有不同的意义。从阶级的观点区分民间文学,在前阶级社会里,民间文学表现的是氏族或部落全体居民的思想感情。随着阶级分化、阶级对立的出现,文学打上阶级的烙印,出现了鲁迅所说的“生产者的艺术”和“消费者的艺术”的对立,民间文学属于“生产者的艺术”,被压迫阶级的集体创作。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民间文学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及生活在他们中间的民间艺人的口头创作,其思想内容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进步性,也就是人民性。

3、民间文学人民性的表现

乌丙安《民间文学概论》表述文学作品人民性的体现方面:悲惨生活、反抗精神、爱乡土、爱祖国、歌唱劳动、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元代民谣:“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太平歌》:“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卖盐的,喝淡汤。种田的,吃米糠。磨面的,吃瓜秧。炒菜的,光闻香。编凉席的睡光床。抬棺材的死路旁。”

神话是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样式,它是远古时期的人民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神话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如《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神话,二是反映人们生产斗争和征服自然的愿望,如《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神话,三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如《黄帝蚩尤之战》、《刑天舞干戚》神话等。神话随着人类童年的消逝而不再产生,但历史已证明、神话具有不朽的魅力和无穷的生命力。

民间文学在思想上也有落后的一面,人民性在民间创作中表现的复杂情况有二:1、并不是在人民群众中流传的一切口头作品都是劳动人民自己的作品。2、劳动人民自己创作的作品也不是百分之百具有人民性。

民间文学思想内容方面的局限:宗教思想的搀杂;剥削阶级意识的影响;小生产者落后心态的表现;愚昧、迷信、保守、落后,低级趣味、色情。例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命里没有莫强求。”“命里无儿难求子。”“三亩耕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二、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方式上的特点

基本特征是将它和作家创作的书面文学相比较时,在创作与流传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性。人们通常把它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四性”: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

1、口头性

民间文学是一种活跃在广大民众中的口耳相传的艺术,广大民众用口头语言创作,并通过口头语言的方式将这种创作传承下来,由此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民间文学这种适宜于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特征称为口头性。口头性在民间文学基本特征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国一些民间文艺学家提出,“口头文学是民间文学的主要特点,是区别于文人文学或书面文学的主要标准”。

同时,口头性并不是民间文学独具的特征。因为,在非劳动人民中间,甚至是在剥削阶级中间,也都有自己一定的“口头创作”,它们也都同样具有口头性。如儿歌《小女婿》:“有个大姐整十七,过了四年二十一。寻个丈夫才十岁,她比丈夫大十一。一天井台去打水,一头高来一头低。不看公婆待我好,把你推到井里去。”口头性表现为口头创作、口头流传,以活的口语作为表情达意工具,和书面创作、书面流传,以书面文字作为表达工具的作家文学截然不同。口头创作和流传的方式有说(散文故事)、唱(诗歌)、说唱结合(曲艺)以及说唱表演结合(小戏)等。

从文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类最古老的文学就是伴随口语,而不是伴随文字产生的。这种最古老的文学就具有口头性的特征,它们是口头文学,也是最早的民间文学。后来阶级分化,广大劳动群众因受压迫受剥削,被剥夺了享受教育、使用文字的权利。很少或者没有机会接触书本。他们难于欣赏作家创作的书面文学,更难于直接参与书面文学的创作,便继续发展白己的口头文学。正如劳动者自己所说:“叫我唱歌我就唱,叫我写字不在行。”

口头文学具有很大优越性。被称为“永不凝冻的优质载体”。

一是群众以口语为媒介,可以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使最广大民众能够欣赏这种文学并立即参与创作。

二是这种文学活动能灵活简便地贯穿于人们的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之中,休息时可以讲故事,说笑话,从事生产劳动时有各种形式的劳动歌,各种仪式歌成为进行婚丧嫁娶活动的内容之一。口头文学能够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这是书面文学,乃至视听文学(广播、电视)所不能完全取代的。民间口头文学仍将继续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发挥它的特殊功能。

2、变异性

又叫“变易性”,或“变动性”。是指民间文学在流传过程中从内容到形式的各种因素,如人物、情节、语言,甚至主旨都自然而然地经常发生变动的特征。它是由集体性、口头性派生出来,不同于作家创作的书面文学的又一显著特征。

民间文学作品保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凭口耳相传,其形态难于固定。而且它在流传过程小,允许转述者对原作加以变动,继续参与创作加工,因而它在人们口头上就处于不断变动之中。

贯穿于一类作品中的共同因素(主题、人物或情节),通常称为“母题”;形态大同小异的不同作品,称为“异文”;它们的最原始的形态,则称为“原型”。如“狼外婆故事”。“孟姜女故事”等。

口头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都存在变异性,但变异的幅度不一,因作品的体裁不同而有所区别。如散文体故事因篇幅长,语词难以固定,变异性大,韵文体的长诗短歌,因具有节奏感,语词易记,稳定性强,变异性小。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主要是由它的集体性和口头传承性带来的。另一种情况是随着历史的演进,历史条件的改变,地域或民族的不同而有所变异,故造成往往同—故事异文极多。“灰姑娘”故事在世界上就有五百多种异文。

变异性对民间文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它一方面使得许多古老而优秀的作品,由于遗忘和误传,流传到后世变得残缺不全,还有的变得面目全非,由此表现出口头流传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因此而不断吸收群众的艺术智慧,使作品逐渐完美;适应时间与空间的变化,长久地活在人们的口头上,获得巨大生命力。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民间文学在形式上更具稳定性。民间文学的传统形式一般很少变化。以民歌为例,汉民族的民歌最多的是四句头,二、四句押韵,或一、二、四句押韵。这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乃至社会主义社会都是如此。

变异性特征的形成,固然以集体的、口头的创作与传播为重要的因素,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它本身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

第一,劳动人民的作品是口传心授的作品,这里的心授正是依靠记忆保存和传授的含义。靠记忆保存民间文学作品是形成变动的内在原因。

第二,民间创作者从来没有著作权观念,这是形成变异性特征的另一个内在原因。

第三,民间口头作品流传的环境不同,是形成变异性特征的外在原因。

第四,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革,是形成变异性特征的重要客观原因。

必须说明,同一内容的作品又往往用不同的体裁样式表现出来,这种情况不应当看作是变异性的一种表现。

3、传承性

又称“传统性”、“继承性”。它是指民间文学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还积淀、保持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如民众的传统观念、审美意识及传统的艺术形式。也是人们常常提到的民间文学基本特征之一。

按照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辩证法,社会生活的变化,首先反映在文学作品的内容上,内容是最活跃的因素,变革较快,而艺术形式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变革较慢。新内容出现后,不能立刻获得完美的新形式,要在利用旧形式、改造旧形式的过程中,逐步创造出新的形式来,从而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主要表现在艺术形式方面。一些常见的体裁、常用的表现手法和格式,在人们口头世代相传沿袭长久。

在社会主义时期,随着广播、电影、电视、录音、录像等现代化传播工具的普及和全民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民间文学的口头传承性更会发生变化。毫无疑问,它将大大减弱,而书面创作和书面传承会大大加强。但口头传承性仍不会消失。歌谣:“论文凭没文凭,论水平没水平,论年纪已不轻,论关系官照升。”

4、集体性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是指民间文学作品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集中了集体的智慧,融汇着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所共有,并且为集体所享用的特殊文学。这是民间文学最重要的本质特征。相对于作家文学,这是最具有区别性的特征。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表现为由劳动人民集体创作,在集体中流传,为集体所有。这种集体创作特点,尽管在关于汉族远古时期生活的文献记载中不多见,但在关于其它兄弟民族原始社会生活的记录当中却显而易见。例如,十七世纪清代学者关于台湾高山族各原始公社的记载资料就充分证明了集体性在古代口头创作中的广泛存在。当时,他们约有二百多个以部落为单位的社,基本上处于原始狩猎后期和农耕初期。

进入阶级社会的新情况:“在整个阶级社会里,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仍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创作,而专业艺人的存在只是民间创作集体性的补充和发展。

人民的文化程度全面提高以后的情况。因为群众中用文字进行的书面创作,从写作到传播,都和作家文学的特点一致起来,它们已经不再具有民间文学集体性特征,基本上已经不属于民间文学范围了。它们标志着社会主义时期作家书面创作的群众性的不断扩大,并不意味着民间口头文学集体性的缩小。相反,在原来口头创作基础上发展下来的民间文学集体性仍然起着明显的主导作用;近三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种集体性越来越显示了它的广泛意义。例如,近十年来在全国人民中广为流传的新民间笑话作品,就是最好的证明。

民间文学作品的三种形成方式:1、集体活动场合,如劳动歌谣、民歌、故事; 2、个人完成雏形,其后在流传中加工和再创作。这样形成的民间作品应占大多数;3、先由个人(民间歌手、民间故事家、民间曲艺家等)完成并且有明确的传承线索,主要指民间艺人的创作情况。

第一点,民间文学的集体性体现在它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的。

由于它是集体创作的成果,其著作权不属于个人而属于集体,便构成了所谓“匿名性”。这是由集体性派生而出的一种外部标志。

第二点,民间文学的集体性体现在其内容上,反映着特点群体的生活、思想、感情、观念等。

三点,民间文学集中体现了特定群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集体智慧和才艺的结晶。

综上所述,民间文学的各特征之间部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绝不是孤立的、互不相干的。我们应当对这种联系性有所了解。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集体性与口头性这两个特征,对民间文学创作与流传起着主导的支配作用。变异性与传承性这两个特征,也都是从集体性、口头性作用于民间文学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显示出来的。民间文学的变异与传承特征反过来又印证了集体性、口头性的重要意义。这四个特征联系起来就成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在创作、传播等方面的区别,同时也成为辨识民间文学的重要标志。

民间文学在实际生活中有多种社会功能和实用价值。在表现方式上又带有综合性。民间文学本身是多层面的、立体化的,它流传在立体环境中,并且往往随着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三、民间文学的立体性特点

民间文学立体性是在民间文学的调查搜集实践与研究工作的实践中提出来的,指民间文学承载的形式是立体的。

1、民间文学同作家书面文学不同,它不只有一种定本在流传而是有许多异文在流变。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和不同人的口中,民间文学作品都会发生变化,出现许多异文,越是流传广泛,流传时间越长异文就越多。

2、民间文学的表演性使它形成多面的立体。

民间文学不只是单纯的语言艺术,而往往是既有音乐又有舞蹈,又有表情又有说和动作的带有综合性的艺术。其艺术手段比书面文字更丰富,艺术感染力也更强。我们在调查民歌时,听到优美民歌的歌唱非常迷人,深深感到“歌的本质是唱”是很正确的。

民间文学的表演同作家创作的电影、戏剧、歌曲等的表演是不一样的。民间文学的表演者不是只管背台词、唱现成歌词的演员,如只是背台词进行朗诵,就不成其为民间文学了。民间文学的表演者就是创作者,表演中有创作,表演的过程,也是创作的过程,二者是紧密结合营的。

3、民间文学即兴创作的特点形成一种立体性。

许多民间文学作品即兴创作的成分很大,往往是触景生情创作出来的,看到什么唱什么,听到什么答什么,与环境密不可分。

许多民歌是在对歌时作为提问或回答问题而编唱的,怎样问,什么对手问。怎样答,那比喻、隐射都离不开歌唱的环境。如抽去这立体的环境,只作一般化的理解,就难以体味它的奥妙。不只民歌如此,故事的讲述也与听故事对象等环境、场合密不可分。

4、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实用性构成民间文学的立体性。

民间文学是一种实用的艺术,它不是一种固定的书面作品,而是活在人民生活中的活的艺术。它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它在社会生活中有多种功能。

农民起义的歌谣传说在斗争中起宣传组织作用,几乎所有农民起义都利用歌谣进行宣传。

民间文学作品具有实用性,同它的社会功用密不可分。如果不注意这种特点,不了解它在社会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就不能体察作品的活的灵魂,就无法深入了解产品的内容。可见,这种立体性是民间文学很重要的特性。在记录民间文学作品时,也要同时把它的社会作用记录下来,才能反映作品的全貌。如果只有作品本文就同作家书本文学等同了,只有一个平面,而看不到它的立体面貌就改变了作品的真相,使它残缺不全了。

5、民间文学的内容多方面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有多种科学价值,是立体的。

正是由于这种立体性特点,才可以对它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科学研究。除了从文学角度进行民间文艺学的基本研究之外,还可以从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哲学、经济学、考右学、美学、伦理学、宗教学等种种不同的角度对民间文学进行专门的研究。民间文学的这种多侧面的科学价值正是由它反映人民生活的多面性即内容的立体性决定的

6、从民间文学的流传途径看,民间文学是立体的。

一种民间文学作品往往可以在歌谣、故事、曲艺、戏曲等多种形式里流传,它不是单一的平面的,而是多面的、立体的。从流传的渠道与范围看,民间文学的流传也是多面的。

总之,民间文学是广大人民长期社会生活的产物。它凭他们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和流传,它反映了他们各方面的生活和有关的思想、感情,它直接或间接地为他们的生活服务——给以知识 、教诲 、鼓舞和希望,其中有些本身就是生活的构成部分。因此,它的特性和优点是多方面的,有的还是不可企及的。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2] 曹克英《小女婿》 京山民族出版社出版

[3] 第一版《苏联大百科全书》19261947年,苏联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4] 赵星垣:《太平歌》

[5] 子夏《论语·颜渊》

[6] 民间故事 狼外婆的故事。

[7] 民间故事 孟姜女的故事。

 

 

【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试论民间文学的特性】相关的文章

网站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