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工作范本 > 计划方案 > 区县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街道建设实施方案正文
区县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街道建设实施方案

区县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街道建设实施方案

更新时间:2015-10-28

计划方案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区县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街道建设实施方案》,希望能对您的工作、学习、生活有帮助,欢迎阅读参考!

xx县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

乡镇(街道)建设实施方案

 

为切实提高我县乡镇(街道)气象灾害预警预防工作水平,增强基层气象灾害预警预防能力,减轻气象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区县(自治县)农业气象服务规范化建设标准(试行)和重庆市乡镇(街道)气象灾害预警预防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渝府办发〔2014156号)和《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防御乡镇(街道)申报条件》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通过3年时间,建设具有健全的组织体系、固定的服务机构、精干的人员队伍、明确的工作职能、过硬的技术支撑、长效的发展机制、规范的运行管理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形成精细化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覆盖面广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和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实现气象防灾减灾信息村级覆盖率达到100%、重大气象灾害镇村响应率100%、重点服务对象和80%以上农户能够科学使用气象为农服务信息、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全县生产总值的平均比例明显下降的建设目标。

二、建设范围

全县27个乡镇(街道)。

三、建设标准

建设标准详见附件1

四、进度安排

总体安排是从2015年起,用3年时间,即在2017年底前完成全县所有乡镇(街道)的建设任务。其中,2015年完成xx街道、xx镇的标准化示范点建设;2016年完成xx街道、xx街道、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标准化建设;2017年完成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乡、xx乡、xx乡、xx乡、xx乡、xx乡标准化建设。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和县级相关部门要加强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街道)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领导落实到位、人员落实到位、保障措施到位”的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层层抓好落实,确保按时完成标准化建设工作任务。县气象局、县政府应急办要加强对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影响到此项工作完成的单位和责任人,县政府将予以通报批评。

(二)加强示范引导。xx街道、xx镇要按照建设要求,在县政府应急办、县气象局的指导下建成示范点,并建设12个示范村(社区),带动全县全面推进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街道)建设。

(三)保障经费投入。积极争取中央、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并由县财政匹配相应资金,用于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街道)建设。各乡镇(街道)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防灾应急气象工作站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日常管理和培训工作以及应急物资的储备。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四)强化组织验收。有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街道)建设任务的乡镇(街道),要在当年8月底前,根据《xx县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街道)建设标准》,填报《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街道)申报书》,并提供佐证材料向县气象局申报。县气象局在当年910日前按照《xx县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街道)建设考评标准》,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乡镇(街道)进行实地检查验收和绩效考评(考评分90分以上为达标,95分以上为优秀),并将达标以上的乡镇(街道)申报材料报市气象局审核认定。

 

附件:

1xx县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街道)建设标准

2xx县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街道)建设考评标

3xx县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街道)建设申请书及佐证材料


附件1

 

xx县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

乡镇(街道)建设标准

 

一、建立健全应急防灾减灾组织体系

(一)健全组织体系。乡镇(街道)成立气象防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履行气象防灾应急管理职责,制定气象防灾应急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辖区内各村(社区)委员会和气象敏感单位签订气象防灾应急工作责任书。

(二)建设完善气象防灾应急工作机构。各乡镇(街道)组建(或完善)气象防灾应急工作站(设在乡镇街道党政办),负责辖区日常气象防灾应急工作的安排部署;村(社区)要组建气象防灾应急工作组。村(社)区)委会主任、地质灾害监测员、中小学校长等担任气象信息员,负责承担接收和分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农业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气象灾情收集、灾害性天气辅助观测和气象服务需求反馈等工作。

(三)完善工作制度。乡镇(街道)建立气象防灾应急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相关部门和单位“一岗双责”责任,建立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联席会议、突发事件分析会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考核等制度。乡镇(街道)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每年召开12次会议,研究部署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二、建设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和人工影响天气设施

(一)合理布设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在县气象局协助下,合理布设自动气象站等专业监测设施和预警信息显示设备,并做好维护管理,实现对雷雨大风、短时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实时监测和及时预警。

(二)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按照人工影响天气规划,协助县气象局建设和管理辖区内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炮站,组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适时开展减轻或消除气象灾害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三、建立覆盖面广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

(一)建设全覆盖的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定期更新乡镇(街道)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终端的手机号码,实现预警短信防灾减灾责任人全覆盖;县级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对预警信息发布网络运行状态、预警信息的接收分发情况和工作时间等进行监控。

(二)完善农村预警广播及多渠道发布网。各乡镇(街道)开通村级大喇叭播控平台,建立广播发布预警信息机制。在重点场所建立预警信息显示屏,同时要利用墙报、黑板报、宣传走廊等宣传阵地,发布农用天气预报,张贴气象服务产品,落实气象信息员负责更新信息和维护。

四、建立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一)编制乡镇(街道)气象灾害风险地图。对辖区山洪地质灾害、干旱易发区、森林火灾易发区、重大危险源、重大农业气象灾害进行风险普查,绘制灾害风险地图,标明可能发生灾害的地点、灾害影响的范围、可能被影响的重要设施与建筑物相对安全的区域、紧急转移路线、防灾减灾资源等信息。具体编制工作由县气象局牵头完成,各乡镇(街道)配合调查并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二)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乡镇(街道)在县气象局的指导下,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手册;学校及煤矿等敏感单位也要制定应急行动计划,明确重大气象灾害发生时组织领导、负责人员的联系方式、风险隐患点分布、需转移安置的特殊人员、紧急转移路线、避灾点;每年汛期前开展应急演练。乡镇(街道)要落实应急预案管理,明确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和审批程序。

(三)强化预警响应和应急响应。乡镇(街道)建立完善预警信息接收、处置、发布、信息上报工作制度。预警发布终端24小时在线,确保及时接收、处置预警信息;及时通过终端上报重大预警信息处置情况、突发气象灾害事件信息和灾情信息,实现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响应率100%。

(四)建立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体系。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防灾减灾宣传栏,宣传防灾知识、张贴农用天气预报和其他气象服务信息。利用国家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世界气象日、科普宣传周等时段,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专题宣传,提高广大群众避险自救互救技能。县气象局要编印《气象灾害防御指南》,由各地负责发放到群众手中,村级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五)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长效机制。要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要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列入对村(社区)工作目标考核;建立和健全气象防灾减灾各项管理办法;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档案。

(六)加强备灾和救灾物资储备。设立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备有救援工具(如铁锹、担架、灭火器等)、呼叫设备(如大喇叭、手摇报警器等)、照明工具(如手电筒、应急灯等)和生活类物资(如棉衣被、食品、饮用水等)等必要的应急物资。


附件2

xx县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街道)建设考评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考核标准

考核分数

建立有效

联动的应

急减灾组

织体系

15分)

建立领导机构(5分)

乡镇(街道)成立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负责辖区日常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安排部署、应急预案的修编演练、应急预案启动后的指挥协调与组织实施、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的建设、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监督评估,负责管理乡镇(街道)气象防灾应急工作站,负责气象信息员的任用、培训和队伍建设及管理,要定期召开乡镇(街道)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会议,安排部署气象防灾减灾相关事宜。

 

建立防灾应急气象工作站

5分)

整合政务值班和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在乡镇(街道)建立气象应急工作站。明确站长1名(由党政办主任兼任),气象信息员1名。由县气象局提供业务指导,工作站配备预警信息发布乡镇(街道)子系统及相关设备,负责预警信息接收、处置、信息上报和信息员管理以及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街道)建设的创建申报等工作。

 

建立完善村级防灾应急气象

工作点(5分)

村(居)委会主任、地质灾害监测员、中小学校长等均应担任气象信息员。负责承担接收和分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农业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气象灾情收集和气象服务需求反馈工作。示范乡镇(街道)建设12个村(社区)气象信息服务示范点。

 

建设气象

灾害监测

和人工影

响天气设

施(20分)

合理布设气象灾害监测预警

设施(10分)

在县气象局协助下,在本辖区灾害易发区、隐患点布设气象灾害自动监测设施和预警信息发布设施,重点强化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实时监测,根据监测预警情况,及时向灾害影响区发布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南,并在气象灾害危险区设立警示牌,清楚标明转移路线。

 

按规划建立人工影响天气炮

站(10分)

按照人工影响天气规划,协助气象局建设和管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炮站。

 

建立覆盖

面广的气

象预警信

息发布网

络(20分)

完善建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子平台(15分)

将乡镇(街道)领导、气象信息员、各类防灾责任人的手机号码纳入预警发布平台。在乡镇(街道)或显著位置安装预警显示终端,通过新建或共建共享等方式,在每个村(社区)架设预警大喇叭,形成预警信息发布网络。由县级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对预警信息发布网络运行状态、预警信息接收分发情况和工作时间等进行监控。

 

建立气象信息宣传网络

5分)

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利用墙报、黑板报、宣传走廊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气象科普和防灾减灾知识、发布农用天气预报、张贴气象服务产品,由气象信息员负责更新信息和维护。

 

建立预防

为主的农

村气象灾

害防御机

制(35分)

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地图

5分)

通过调查乡镇(街道)辖区内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防灾减灾资源,编制乡镇(街道)气象灾害风险地图。图中标明可能发生灾害的地点、灾害影响的范围、可能被影响的重要设施与建筑物相对安全的区域、紧急转移路线、防灾减灾资源等信息。具体编制工作由县气象局牵头完成,各乡镇(街道)配合调查并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5分)

在县气象局的指导下,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报县气象局备案,包括灾害应急指挥体系、预警响应机制、应急处置措施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各村(社区)、学校、医院、农业企业、示范基地等重点单位也要制定防御预案或应急行动计划,明确重大气象灾害发生时组织领导和负责人员联系方式、风险隐患点分布、需转移安置的特殊人员、紧急转移路线、避灾点,并报所在乡镇(街道)备案。每年在气象灾害易发季节到来之前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包括组织指挥、预警及信息传递、灾害自救和互救逃生、转移安置、灾情上报等内容。

 

建立24小时值守工作站运行机制(5分)

建立完善工作站预警信息接收、传播、信息反馈制度。接收到重大预警信息后,及时向党政分管领导报告,及时通过手机短信、农村广播电视、预警显示屏、互联网等渠道向信息员和公众发布,同步上报处置情况;信息员接到预警信息后,要加强监测并做好防灾避险和应急疏散工作。

 

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5分)

要利用国家防灾减灾日、世界气象日、科普宣传周等时段,宣传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标准和防御指南,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广大群众避险自救互救技能。县气象局要编印《气象灾害防御明白卡》,由各地负责发放到群众手中,确保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制度

5分)

要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要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列入乡镇(街道)对村(社区)工作目标考核。要建立和健全气象防灾减灾各项管理办法,落实检查制度,定期对工作站、信息员、设施设备、应急预案等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要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档案,以便查阅使用。

 

资金使用

10分)

科学安排专项资金和政府匹配资金,合理使用,保证资金安全。

1.建立应急气象工作站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日常管理和培训工作支出明细。

2.设立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备有救援工具(如铁锹、担架、灭火器等)、呼叫设备(如大喇叭、手摇报警器等)、照明工具(如手电筒、应急灯等)和生活类物资(如棉衣被、食品、饮用水等)等必要的应急物资。

 

气象灾害

防御综合

效益显著

10分)

预警预防

综合效益

5分)

1.预警体系发挥作用良好,重大气象灾害乡镇(街道)响应率100%

2.预警信息覆盖范围广泛,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群众知晓率90%以上。

3.全年无因重大气象灾害人员伤亡。

 

创建管理成效(5分)

建立气象防灾减灾乡镇(街道)工作档案,包括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宣传演练、受灾群众救助、预警发布、预警响应、灾情调查与处置等资料,有文字、照片、音频、视频等信息。

 

 

 

【区县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街道建设实施方案】相关的文章

网站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