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名词标语 > 常识名词 > 什么是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病人图片正文
什么是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病人图片

什么是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病人图片

更新时间:2014-08-05

常识名词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什么是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病人图片》,希望能对您的工作、学习、生活有帮助,欢迎阅读参考!

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埃博拉”属于丝状病毒,这种病毒来自“Filoviridae”族,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埃博拉病毒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2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感染潜伏期为2天左右。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呕吐、腹痛、腹泻。发病后的两星期内,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24小时内死亡。医学界尚未找到预防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和其来源,也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苦心研究,至今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认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

 

 

【什么是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病人图片】相关的文章

网站使用说明